第十一節 孰是孰非(1 / 1)

世間的事情往往是一分為二的。有失敗就有成功;有快樂就有悲傷;有富有就有貧窮。同樣,有樂觀也有悲觀。

在樂觀與悲觀者眼中,自然有兩個世界。樂觀者說:“其實天不暗,陰雲終要散;其實海不寬,此岸連彼岸;其實路不遠,一切會如願。”而悲觀者恰恰是截然相反的態度。

以中國哲學辯證法看:世界上沒有絕對對與錯,人也沒有絕對的好與壞。所以樂觀與悲觀也沒有絕對意義的好與壞,不過“樂觀是對的”這一觀點人們早在幾千年前就已接受了,我們也不得不接受這個觀點——樂觀是對的,悲觀是錯的。

保持樂觀的心態可以笑看人生,而悲者眼中的世界總是蒙著一層灰暗的色彩。

人生對於我們來說像一地田地,等著我們去播種,如果我們播下樂觀的種子,那麼這地土地會變成美麗的花園,長滿五彩繽紛的花卉,香飄四方,流光溢彩;如果我們播種悲觀的種子,這塊土地將寸草不生,就會荒蕪。

當然我們都喜歡漂亮的花園,那麼就讓我們努力開墾這片土地,使它成為最美的花園。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世界一切都是相對存在,有對也有錯,不論對與錯,它們都存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