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勸君三思莫遷怒(1 / 1)

記得《阿Q正傳》有此情節,阿Q挨了王胡的打之後,無處發泄,偏又遇上了小尼姑,於是就作踐小尼姑出氣。阿Q的那種做法就叫“遷怒”,是一種變態心理支配下的荒唐行為。

材料中的那位穿紅雨衣姑娘的言行,與阿Q的舉動是何其相似乃爾。她被一堆碎玻璃紮破了車胎,懊惱是情有可原的。問題是懊惱之後應當怎麼辦。無論人家有意還是無意,弄破玻璃罐的人已不在現場,作為受害者,如果心腸好,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應當想辦法把玻璃碴和汙跡除掉,讓別人免受其害;時間不允許,頂多漠然離開。而這位“紅雨衣”卻遷怒無辜,把玻璃罐踢得更碎,要讓“大家都沾光”。且不說時屆“春雨瀟瀟”的文明禮貌月,應當為社會多做些有益的事,一個**十年代的“紅”裝女子總不該不如古代一個小孩。古有孫叔敖,路見兩頭蛇,按當時的說法,他就要死了。他雖然很難過,卻沒忘了殺掉兩頭蛇,因為,他怕別人再看到它。

人在社會中生活,有時難免會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此時,應當努力不使自己心靈的天平失衡,縱然受了害,也不能遷怒無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