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用語精煉,話不在多而在精(1 / 2)

其實,仔細地觀察一下你的周圍,就會發現你身邊有這樣一些成熟老練的人,他們做人的境界很高,處世的功夫很深,辦事說話的方法有道。他們似乎天生就有一副鐵齒銅牙,能夠輕鬆躲過明槍暗箭,能屈能伸,進退自如,能夠在複雜的人際關係中如魚得水。他們關係順,路子多,成功快,令人欽慕不已,敬畏不已。人生達到這種境界,看似輕鬆自若,卻不知他們當初傾注了多少心力在裏麵!

人人都需要掌握一些說話辦事的方法和技巧,把自己變成一名求人辦事高手。在求人辦事的過程中,想要說服別人幫你,用語就要精煉,話不在多而在精。多則惑,少則明。他人願不願意幫你不是用嘴皮子,不是用華美的承諾,空洞的競選言辭,磨出來的;真誠也不是僅僅可以用語言來表達的。盡人事,聽天命,點到為止,言多必失。把每句話都說到別人的心裏,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現在這社會,辦個事真難!”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常聽到這一類的抱怨。有些人在辦事的過程中,兩眼一抹黑,既沒有門路也沒有關係——其實這也沒什麼,因為很多人基本上都是這種情況。關鍵在於有些人天生不善言談,結果總讓自己活在進退不能自如的緊張和壓迫之中,每天的日子都氣喘籲籲,反把自己搞得驚懼不安。有些人懂得說話的藝術,有一張好嘴巴,他們辦起事來遊刃有餘。

在求人幫忙時,有的人長篇大論,滔滔不絕,想要用語言的觸角抓住聽者的心,這自然令人欽佩;然而,還有的人把自己的意思濃縮成一句話,猶如一粒沉甸甸的石子,在聽者平靜的心湖裏激起層層波浪,與前者相比,更具說服性,更能讓人接受。

一個真正會說話的人往往思維靈活,善於托物寓意,常常由人們意想不到的角度切入話題,使得對方在會心悟解後,從心底裏升騰起一片喜悅之情,營造出和諧的、充滿意趣的氛圍,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生活中,人們常說:“一句話說得人跳,一句話說得人笑。”可謂道出了有些人天天說話不見得會說話的道理。難也罷,易也罷,歸根結底一句話:“話不在多而在精”。滿嘴胡言,詞不達意,恐怕說得再多也無濟於事,反而讓人生厭,說得再多別人也不會為你動容。一個人,做到能說會道絕不容易,它需要技巧,隻有掌握這個技巧,才能在求人幫忙的時候無往而不勝。

語言表達要清晰,不要羅嗦。反反複複要強調的事情,生怕對方聽不明白或者漏過去,這樣反而把重點衝淡了;回答問題也應該簡單明了,不要老是喋喋不休,讓求人辦事的現場成為你自己的演講論壇,別人當然不願意幫這樣的一個人了。

任何事情都是人辦的,但不一定任何需要辦的事情都是由自己親手操辦的。要想把事辦好,必先把人搞定。所以辦事的藝術也是處人的藝術。一個人若能在紛繁複雜的環境中隨心所欲地駕馭人生局麵,把不可能的事變為可能,最後達到成功之目的,這就是個會辦事的人,是個把握了辦事分寸和藝術的人。

求人辦事時,言詞能表達出自己的意思,並且能每句話都有道理,都有說服力這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一個人經常詞不達意,亂說一通,話說了一大堆,卻沒能起到效果,這樣的話說再多也沒有用。話不在多而在精,求人辦事能否成功,關鍵靠你的口才,一個會說話的人,他語言精煉,能句句話都說到別人心裏,能很好地說服別人幫自己;而不會說話的人,就會顯得語無倫次,表達不出自己想要表達的意思,不能很好地說服別人。所以,話不在多而在精,精煉的語言往往更能打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