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棉裏藏針,說話有硬度(1 / 2)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綿裏藏針,用一句明白易懂的話說,就是軟中帶硬。軟就是說話時的語氣和態度都比較和緩;硬就是表達內容中有比較強硬的成分。

軟中帶點硬

春秋戰國時期,秦國準備攻略鄭國,走到渭同時,這個消息被鄭國的商人弦高知道了。弦高原打算去周國做買賣,但他不忍心自己的國家蒙受機失,便打算勸秦國主將改變主意。弦高知道,如果我們以硬對硬的話,必定會適得其反。於是,他帶著4張熟牛皮作禮物,又趕了12頭牛去犒賞秦軍。

他故作敬重地說:“我國君主聽說您將行軍經過敝國。特地派我來犒勞您的隨從。”

他的一番話語說得很客氣,真是像棉花一樣,但棉花中藏的針卻很硬,其弦外之音是:你們要偷襲鄭國,但這個消息已經走漏出去了,鄭國已有了準備。由於秦國強大而鄭國弱小,所以,鄭國才出謀劃策犒勞秦國,以盡禮節。如果秦國不識相,那麼隻好兵刃相見了。

另外,還有一則故事:

正處於春節之時,火車上十分擁擠。一位年輕姑娘中途上車,見兩張對麵坐席上坐著三個年輕人、邊座空著,就走了過去問:“同誌,這兒沒人吧?”

對方說:“沒有。”

於是,年輕姑娘就放下身上的行李,準備就座。不料,一個男青年竟突然把腿突然放到了坐席上。姑娘一愣,問:“你這是為什麼?”

“因為你不會說話。”

“那麼,請問應該怎麼說?”

男青年眯起眼睛裝腔作勢地說:“看來你是井裏的青蛙,沒見過多大的天地。讓大哥告訴你。你得這樣說:‘大哥。這有人嗎?小妹我坐這可以嗎’哈哈哈……。”說完,對方肆無忌憚地狂笑起來。

姑娘覺得很不舒服,真想上去抓破他的大餅子臉。但她轉念想了一想:“不對,有道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你耍滑嘴,我難道沒口才不成?”

於是,這位姑娘說:“聽你這麼一開口,我確實沒有見過你們這種獨特的‘禮貌’方式。不過,你們既然見過很多世麵,又有自己獨特的‘禮貌’方式,見了我,就應按你們的‘禮貌’方式辦事才對。”

“你說怎麼辦?”

‘這還不容易嗎?看到我過來了,就應該起身肅立,躬身致禮,說:’大姐,這兒沒人,小弟請你賞臉,坐這可以嗎?‘咳,可惜呀,你連自己的’禮貌信條都不會做到,還想教訓一下別人,可見,真是土裏的蚯蚓,沒有見過天空!

生活中,要想學會使用棉裏藏針的方法,關鍵在於你的“針”既然要硬,又要紮得準,擊中對方的要害,使其有所顧忌,便會使其知難而退。

小王與小楊兩人的關係不好,一次在小巷中狹路相逢,小王傲慢地說:“我就不給你讓路,你能把我怎麼樣?能把我吃掉嗎?”小楊慢條斯理地說:“我當然不能吃掉你,因為我是回民。”小楊的回答看似為小王妥協,但實際上是暗罵小王是個豬。

所謂的棉裏藏針,大致上具備兩個基本要素:一是能夠聽出對方的弦外之音,惡毒之意,否則便會成為笑柄,白白被人耍了自己還陪著笑臉。二是要委婉含蓄地表達自己,話說得很藝術,又讓聽話之人心領神會,明白你話中的鋒芒所在。你的敵人發出的旁敲倒去之音,暗含惡毒之意,這是一種無形的霹靂,甚至會讓你身敗名裂,萬萬不可小瞧。對待居心不良的暗算之“飛鎮”的上策便是接鏢有術,還以顏色。學會用語言來維護自身的名聲和麵子,是自我保護,也是立足於世的必備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