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上,與人溝通同樣很重要,尤其是同上司的溝通。如果沒有掌握一定的技巧的話,就有可能會得罪自己的上司。不管在什麼場合,都應當注意同上司溝通的技巧。在與上司溝通的時候,應當注意的是,上司也是普通人,他們也希望下屬能夠尊重他們,能夠像同事一樣同他們溝通。
在職場中,在與上司溝通的時候,應當具備一定的交際能力和肢體語言技巧,同時還要設身處地的理解。作為員工,與上司、領導打交道是常有的事情。大部分員工的感受都是“伴君如伴虎”,上司在員工心中永遠都是不可琢磨的,無法猜透其意圖。於是,員工總是戰戰兢兢,縮手縮腳,如履薄冰。其實,並非“老虎的屁股摸不得”,而是在於怎樣“摸”,這就要求員工要掌握住與上司溝通的語言技巧。
莫要妄圖猜測上司的想法
上司畢竟是上司,在管理員工或者下屬的時候,他還是希望員工不要隨意猜測他們的想法,這是因為,如果有哪個員工這麼做的話,就有可能會擾亂民心,導致領導的管理工作出現障礙。所以,莫要妄圖猜測你的上司或者領導的想法。
《三國演義》裏有這麼一則故事:曹操怒斬楊修片段,主要是分析員工該怎樣與上司進行語言溝通。
曹操屯兵時間長了,打算出兵,但被馬超據守;打算收兵,但又害怕被蜀兵笑話,心裏一直猶豫不決。正好侍從端上雞湯。曹操看到碗裏有雞肋,於是心有所感。真正思考的時候,夏侯惇進入帳內,詢問夜間巡夜的口號。曹操立刻隨口說道:“雞肋!雞肋!”夏侯惇於是把這個口號傳給了軍士們,都說“雞肋”。
楊修聽見傳的號令是“雞肋”二字的時候,就命令隨行的將士開始收拾東西,準備回去。於是就有人把這件事告訴了夏侯惇,夏侯惇把楊修找來,詢問原因。楊修說:“從今天晚上的口號就可以看出魏王很快就會退兵。雞肋,吃了沒有肉,丟棄了又有味道。今天進攻如果失敗了,就會遭到他人的恥笑。在這裏帶著沒有什麼好處,倒不如早早回去。不久魏王就會班師回朝的。所以,提前收拾行李,免得到時候慌張。”
夏侯惇聽他這麼一分析,也立刻收拾行李。於是,軍寨裏的士兵沒有一個不是收拾行李準備回去的。這天晚上曹操心煩意亂,提著自己的斧頭行走。看到夏侯惇等將士正在收拾行裝,曹操很吃驚,連忙問夏侯惇為什麼這麼做。夏侯惇說:“楊修知道您的意思。”曹操立刻把楊修叫來問為什麼,楊修便把雞肋的意思告訴了曹操。曹操怒曰:“你怎麼敢造言,亂我軍心!”便命人把楊修推出去斬了。
由這個故事可以看出曹操隻是猶豫不決,以“雞肋”作為夜間的口號,但並沒有下令退兵的意思,但楊修自認為自己洞察其真實意圖,便自作主張,這無疑是視領導權威於不顧,是其罪之一;大軍初敗,軍心、士氣為重,而楊修這麼做等於是擾亂軍心,是其罪之二。
所以,這就告訴我們,不要用自己的想法代替領導的想法,也不要隨意猜測領導的意圖。猜測正確了,可能不會遭到領導的責備;但如果猜錯了,就有可能會使自己的大好前程斷送掉。一個聰明的職場中人應該非常明白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