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開玩笑要把握分寸(1 / 1)

一個恰當的玩笑可以調節氛圍,但玩笑是不能亂開的,要注意開玩笑的度,要注意開玩笑的人,更要注意開玩笑的場合。玩笑開過了頭,不但達不到原有的效果,反而會帶來不好的後果。

朋友、熟人之間適當開開玩笑,可以活躍氣氛、融洽關係,增進友誼。但開玩笑一定要適度,要因人、因時、因環境、因內容而定。開玩笑也要看對象俗話說:“人上一百,形形**。”每一個人的性格不同。和寬容大度的人開點玩笑,或許可調節氣氛,和女同學、女同事開玩笑,則要適可而止。開玩笑要看時間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開玩笑,最好選擇在對方心情好的時候,或者當對方因小事生氣的時候,通過開玩笑把對方的情緒扭轉過來。開玩笑要看場合、環境在圖書館、醫院等要求保持肅靜的場合,不要開玩笑,如在治喪等悲哀的氣氛中,不宜開玩笑。開玩笑要注意內容開玩笑時,一定要注意內容健康,風趣幽默,情調高雅。在社交活動中,忌開庸俗的玩笑。千萬不要拿別人的生理缺陷開玩笑,例如不能以殘疾人的生理缺陷。

開玩笑要有分寸

生活中因為有了玩笑,才變得有趣和生動,玩笑是生活的清醒和潤滑劑。可生活中就偏有那麼一些人開不得玩笑,經常把開玩笑的朋友搞得很尷尬。

一個人如果完全不能接受任何形式的玩笑,說嚴重一點,這個人的人格中便有某種程度的僵化性。所謂僵化性,指的是個體習慣於按照某種呆板、程式化的方式來處理生活中的一切事宜。麵對生活中發生的任何變化,個體無法及時做出適應的、靈活的應對策略,還是刻板地照搬原先的固定程式來麵對新的情形。而玩笑的特點就是出乎意料的聯想,是思維靈活性的絕妙示範。一個習慣於僵化性思維的人,在麵對靈活性的玩笑衝擊時,因為無法及時理解玩笑裏的靈活性,而感到挫折與不適應,結果自然表現出對玩笑的抗拒。

更多的人在現實生活中,是接受一定程度的玩笑,但是抗拒某種特定類型的玩笑。這種情形往往與個人體內在壓抑的心理創傷相關。如果哪個玩笑碰到對方的內心創傷點,激起的是壓抑的痛苦記憶,因此即使平時很隨和的人,也可能會被某種玩笑激怒。如果這種情形發生了,開玩笑的人應該明白自己的玩笑踏進了對方的心理雷區,最直截的辦法就是立即認錯,請對方原諒自己的無意過失。

玩笑在大程度上是一種機智性的聯想,所以有些開玩笑高手一旦開腔,往往會開出一連串的玩笑,而被開玩笑的人如果對玩笑做出相應的反應,將是一場腦力激蕩的遊戲。如果這種遊戲不喜歡,或感到有壓力的話,就很容易排斥別人的玩笑。

拒斥玩笑其實和某種程度的心理問題相關。因此,玩笑可以當成測定心理健全程度的一個便捷手段,而追求健全人格的人也可以用自己對玩笑的態度來了解自己的心理的柔韌性、靈活性和機智性。

對喜歡開玩笑的人來說呢,開玩笑也要懂得玩笑要有分寸。如果亂開玩笑,也會造成人際交往的麻煩。如何開玩笑和應對玩笑,其實是一門很不簡單的生活藝術。

如何把握開玩笑

要根據說話的對象來確定。人的性格各不相同,有的活潑開朗,有的大度豁達,有的則謹小慎微。對不同性格的人,開玩笑要因人而異。

有時對於性格開朗的人玩笑可以多開一些,這樣可以讓氣氛活躍一些;但是,對於謹慎小心的人,則應少開玩笑;對於女性,開玩笑要適度,對於老年人,開玩笑時應更多地注意給予對方尊重。和別人開玩笑,不要傷害對方的自尊心,讓對方感到輕鬆、快樂就可以了。

一、要根據說話對象的情緒來確定。同樣的一個人,在不同的情況下會有不同的心境和情緒。當說話對象情緒比較低落時需要安慰和幫助,這時不要和對方開玩笑,弄不好對方會認為你是幸災樂禍。開玩笑要選擇在大家心情都比較舒暢時,或是在對方因小事而不高興,並能通過笑話把對方的情緒扭轉過來時為好。

二、要按說話時的場合、環境來確定。開玩笑要看環境、場合,當一個人在專心工作的時候,你不要和他開玩笑。在莊重的集會或重大的社會活動場合,開玩笑會衝淡莊重的氣氛;在一些悲哀的環境中,如更不宜開玩笑,這樣會引起人們的誤解。除外,在公共場合,也最好不要開玩笑。

三、開玩笑一定要注意內容健康、情調高雅。切忌不要用別人的生理缺陷開玩笑,這樣會將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同時,還要忌開庸俗無聊、低級下流的玩笑。開玩笑的內容應帶有思想性、知識性和趣味性,使大家在開玩笑中學到知識,受到教育,陶冶情操,從中收到積極的效果。

因此,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要把握好開玩笑的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