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風依舊,大火熊熊。
場中的楊家八人被剩餘的數百黃巾賊眾團團圍住,雖受了些傷,但卻並不致命。
八位楊家將朝著周倉、裴元紹的位置不斷突進,四周堆滿了屍體,而劉家的眾多仆役也開始朝著黃巾賊攻擊,內外夾攻之下,黃巾賊眾人也隻能疲於應付。
為首的周倉、裴元紹已是有些怯意,方才楊業隻兩招便使得周倉墜馬,其武勇已是另眾賊人膽寒,因此兩人開始緩緩集結剩餘兵士,準備退去。
...................................
而文聘與紀靈兩方人馬,則仍在對峙。
紀靈方才與黃巾達成協議,便被人破壞,心中本就不是滋味,此時見得那幾員將軍竟在千人之中來去自如,摧毀了他劫人的機會,心中更是大惱,卻因對麵的文聘和騎兵而不敢有絲毫的其它心思。
於此同時,文聘卻毅然發起進攻,一聲令下,近百騎兵直接衝向紀靈那剩餘的數十輕騎;本就有了退意的紀靈看了此情此景,心知任務失敗,隻能是撥馬退走,絕塵而去。
紀靈退走,黃巾自然不足為慮,文聘二話不說,帶著剩餘精騎,往那黃巾密集之處衝去,幾個來回便將其殺的七零八落,裴元紹見勢不妙,也不管仍被掃落在地的周倉,直接領著聚攏的散兵,溜之大吉。
......................................
林子內的劉修見得事態穩定之後,心中終於鬆了口氣:這次的危機終於過去,接下來便是去襄陽好好過日子了。
對於劉修上一刻還在說著‘命不由我,運定勝天’的豪言壯語,下一刻就成了懶散、放鬆的心態,劉伯溫看在眼中,心裏卻一陣陣無奈:自己這主公明顯還沒將自己的心態擺正。
緊接著自然是該劉家三位公子出場,劉修隨著劉琦、劉琮兩兄弟一起過去安撫兵將。
待來到文聘身前時,劉琦便彎腰拜道:“多謝文將軍就我兄弟性命!”劉修自然也是跟著彎腰拜謝。
唯有劉琮跟在劉琦身後,不見任何動作,即使劉琦小動作規勸,也不見收效;劉琮甚至倨傲的抬頭說道:“文聘將軍,你速度好慢,如此這般,何時才能到襄陽見父親,聽說父親又要娶夫人了,屆時肯定熱鬧......”
“三弟!”劉琦一聲底喝,止住了劉琮的話。
劉琦轉頭馬上對文聘又是一拜,說道:“三弟年幼,說話不知輕重,文將軍勿怪!”
“無妨,這本就是末將分內之事。”文聘麵上並無介意表情,隻是抱拳回禮說道。
“就是嘛!”劉琮仍舊低估著。
根據前身劉修的記憶,他自小便不被這兩兄弟看在眼中,從始至終隻是一旁觀看兩兄弟各自的表現:劉琦年長,懂得進退、拉攏人才;而劉琮則自小便養成了一股倨傲脾氣,誰都不放在眼中,更別說他這個名義上的二哥,和那剛見過幾次的文聘。
至於劉修自己,既無聲名,也無身份,自然不會去做那拉攏的事。
............................................
這時,楊業等人亦下馬前來,劉琦、文聘立刻迎了上來,又是彎腰一拜,說道:“多謝這位壯士相救,否則我等必無幸理!”
楊業自然回了一禮,說道:“列位無須客氣,蟻賊如此猖狂,敢攔路搶劫,楊某自然不會跟他客氣,與諸位也隻是恰逢其會罷了。”
“無論如何,還是要謝過壯士,”劉琦仍舊出言相謝,又接著問道:“不知這位壯士如何稱呼?家鄉何處?又欲往何處去?”
楊業幾人方才的武勇,劉琦看著眼中,心頭火熱,自然是打算招攬麾下,昨夜見劉修麾下客卿如此智謀,心中自然是嫉妒羨慕的。
楊業聞言,介紹道:“某家楊業,草字繼業,太原人士,此乃我夫人、姓佘名賽花,此乃我子、大郎楊泰草字延平、二郎楊永草字延定、此乃我兒媳花、周、耿、鄒。”楊業頓了頓,又說道:“北方如今諸侯遍地,戰火連連,聽聞荊州已被劉景升大人平定,因此我等便舉家遷往荊州,欲投入劉荊州麾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