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戰端突起(1 / 2)

話說劉修走後好一會兒,大殿之內眾人方才從劉修盜來的那首《沁園春·雪》恢宏大氣,壯麗山河的意境中醒來。

此時,殿內眾人盡皆默默私語,眾人皆從這長短句中聽出,劉修竟自比秦皇漢武,文帝武帝,反應過來的眾人或是驚訝於劉修之文采,或是詫異於劉修之隱忍,或是驚歎於劉修之誌向。

當然,還有人暗罵出聲:“稚童好大野心,簡直放肆!”

“此乃謀逆,其心當誅.....”也有人如此恨恨道。

而水鏡先生,龐德公等幾人卻是想到:如此誌向,如此野心之人,卻不知能力如何,仁心如何,若是無德無能之輩,隻怕又是一袁紹,董卓。

反倒是他們身後的諸葛亮眼中精光閃閃,猶若天上的星辰般閃亮,心中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而一旁年長的徐庶卻是正與龐統小聲說著:“看來二公子野心不小,可惜不管是權勢背景,還是身份地位,皆是差的太多,根基全無;如此條件,真不知二公子在這世家橫行的荊州能走多遠。”頓了頓,又說道:“若是奉孝幾位師兄還為出仕,不知是否會選擇二公子為主。”

奉孝,便是‘鬼才’郭嘉,而其餘幾人則是身世最為神秘的袁方,被喚做‘王佐’的荀彧,以及‘毒士’之稱的賈詡,和‘江東周郎’之名的周瑜,這幾人早年也在水鏡先生門下學習,如今都已出仕,這五人加上諸葛亮,龐統,徐庶共有八人皆在水鏡先生門下。

而八人也各有所長,其中諸葛亮與袁方皆喜好‘八陣圖’,而袁方則因文武才能都是頂尖,又喜好刺客一道,因而被稱為‘妖胎’,‘臥龍’諸葛亮則學的是以他人的掉以輕心和自己的謹慎治敵;而荀彧行事講究仁道,又擅長政事,故稱‘王佐’;賈詡則因計謀毒辣而得名‘毒士’;郭嘉則因詭計多端和揣測人心,而得名‘鬼才’;‘鳳雛’龐統則更多學的是布局算計與那一計連環;周瑜則最善水戰與觀測利用天象水勢;至於徐庶他自己學的則是領兵韜略與戰場陣法,八人各個不同,又是各個絕頂聰明,因而他們八人於荊山學院中被戲稱為水鏡八奇。

龐小孩兒卻是傲嬌的說道:“哼,不管如何,我今日敗於他,來日定要勝過他才行,希望他能走的遠些,莫要早早多夭折了才好。”

........................................

時間匆匆而過,又是三日。

清晨時分,襄陽城內,突然一匹快馬疾馳而過,徑自往那州牧府去。

“報........,快讓開,快讓開,八百裏加急軍情!!!”

一陣陣的呼喊聲響起,驚醒了襄陽城內文武大小臣子。

州牧府內,劉表匆匆起床,還未來得及洗漱,便拿過斥候送來的信件,隻是大致看了一遍,便將劉表嚇得失聲尖叫:“快,速速傳子柔先生,異度先生,還有眾位將軍,前來議事....!”

蔡夫人也被吵醒,迷離著說道:“夫君,何時如此著急?”

“禍事,禍事了,哎........”劉表有些失神的說道。

整個州牧府一陣雞飛狗跳,晨起練武的劉修,也被這動靜吸引了過來,剛走到大殿門口,便碰上劉表,本想是去偷聽的,卻不想碰到了老爹,也隻能尷尬的撓撓頭:“父親。”

劉表卻隻淡淡的看了他一眼,說道:“既然來了,就進來吧。”

看來前幾日,劉修的一番慷慨激昂,確實給了劉表不少好印象。

..........................................

劉表將信件傳遞眾人觀閱,麵色凝重的說道:“諸公以為該當如何?”

眾人看完信件,皆是麵色凝重,暗自搖頭,心中苦苦思考著。

劉修也細細看了下信中內容,卻原來是:袁術,孫堅皆欲圖謀荊州,於是兩人合眾聯橫,其中袁術還未有動作,隻是孫堅,便已經於樊城,鄧縣處輕而易舉的將黃祖擊敗,如今已是乘勝追擊,直逼襄陽而來,再過幾日,怕是就要兵臨城下了。

也難怪劉表心急,孫堅可是江東猛虎,驍勇善戰之輩,而劉表麾下善戰者唯有黃祖,蔡冒和文聘,其中黃祖已敗,蔡冒的水軍不再襄陽,文聘又已去了南陽防守荊州北方諸侯。

因此,如今襄陽城內不是文士,便是無實才之將領,根本無人是孫堅對手,由不得眾人不心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