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收藏!求推薦!求評論!)
大地回春,萬物複蘇,但卻寒風依舊。
不管天下諸侯如何議論、看待劉修,此時的劉修卻是已經開始在軍營中進行最後的兵馬整合,隻待明日出征。
比起來荊南時的五千先鋒軍陣容,此次出征豫章郡,劉修足足發兵四萬;其中,楊六郎領一萬水軍從洞庭湖水路出發;而劉修自己則與韋睿、劉伯溫等率領三萬兵馬,從桂陽郡進入豫章郡,途徑南野、贛縣、廬陵,最後會師南昌,而房玄齡則領一萬兵馬留守桂陽郡,主掌糧草調配;至於謝玄則依舊鎮守長沙,防範荊北蔡氏等人!
要說劉修不盡起麾下兵馬進攻豫章,除了糧草限製的關係,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這小小豫章郡之內便有敗逃至潘陽的劉繇、受劉表舉薦為太守並占據南昌的諸葛玄、以及從桂陽拐走數千人馬撤至廬陵的周瑜,三方勢力相互製衡,且兵力又不曾超過四萬,因此,劉修也就隻起用四萬之兵。
......
桂陽郡城外,劉修麾下大營之中,
劉修此時正站立於高台之上,看著台下的三萬大軍,慷慨激揚的喊著:“將士們,據探報,張羨尚有餘黨逃入豫章郡,此行定要將這一群亂臣賊子一網打盡,從而建功立業!將士們可願隨本將軍殺敵建功?!”
“願意!願意!”
“建功立業!建功立業!”
“好!”劉修大手一揮,繼續說道:“今夜眾將士好生吃喝休息,明日起,隨本將軍殺敵!立功!”
......
大營軍帳之中,劉修環視一眾文武,突然發現自從地盤大了以後,似乎人才也不再夠用了;
房玄齡需留於後方為他守住家門,謝玄必須為他防住荊北,而楊業則還未正式回歸帳下,能隨時為他出謀劃策的隻剩劉伯溫和韋睿,而如今身邊勇猛善戰者也隻剩羅成和楊三郎;
劉修想到這,心中不由的便一陣苦惱:人才不夠用呐!
不過如今還不是想這些的時候,甩了甩頭,劉修將思緒調整回現在的問題上,開口問劉伯溫與韋睿道:“如今出征在即,可有妙策能迅速平定豫章?”
劉伯溫、韋睿聞言,相互看了看,劉伯溫先開口說道:“主公若欲平定豫章,共有三敵,當先一個障礙便是廬陵周瑜;周瑜占據廬陵不過短短兩月有餘,麾下兵馬也不過五千,其目的也隻是為阻主公擴張速度,因此主公若要迅速攻下廬陵隻怕不易!”
“確實如此!”劉修也皺著眉頭分析著:“這周瑜根本就是來拖延我軍前進速度,好為孫策爭取時間,隻怕到時周瑜會堅守不出!”
劉修越分析,越覺得這周瑜好生麻煩,擒又擒不住,殺又殺不了,偏偏總是與他為難,於是恨聲道:“若不是我軍初成,時間糧草有限,否則我定強攻廬陵城,擒殺周瑜!”
劉伯溫卻笑了笑,搖著羽扇說道:“主公此次其實無需太過在意周瑜!”
“何意?”劉修疑惑道。
“周瑜乃為拖延主公時間,主公便留下韋將軍與周瑜糾纏,我等直接繞過廬陵城,先取南昌縣;而南昌縣中諸葛玄乃是劉荊州麾下,其人又是文士,取南昌最是容易!”
“妙計!”劉修聞言,細細琢磨一番,誇讚道:“如此說來,我等便不去廬陵城,直接去南昌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