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眾位書友支持!)
劉修此時正興奮的又是接收著潘陽城,又是下令召集民夫修築被他毀壞的差不多的潘陽城牆。
而此時的孫策、周瑜則已經出了潘陽縣地界,不過卻不是往自家的地盤退去,反而是越過潘陽,往那豫章郡深處殺去...
而致使孫策等人改變計策的原因,還需從第一夜大霧之後說起!
......
按照原本周瑜的謀劃,本應該是設空城計,之後再聲東擊西,也就是所謂的意在楊延昭!
然而,當第一夜大霧過後....
那夜,孫策按周瑜之計,全軍撤出潘陽城,而後派出弓箭手以火箭襲擾劉修原本的大營,緊接著自己則率領剩餘人馬隱匿與南門山林之間,同時派出大量斥候,靜待時機!
一夜過後,孫策得到消息卻是劉修的水軍大營竟然人數少了許多,而同時潘陽城三門外多了三支數千人的大軍;
如此一來,孫策、周瑜自然猜到,那劉修的一萬水軍大營已是分開,而他們原本的計劃乃是偷襲擊潰劉修的這一萬水軍,到時還可有機會借城池之堅防住劉修剩餘的數萬大軍;然而此時卻是胎死腹中!
而就當孫策等人一籌莫展之時,卻突然收到從會稽傳來的信報,信上主要提及兩件事:其一乃是送來了劉修在豫章郡、桂陽郡等地所設的兵馬數量等布防信息(桂陽郡萬人由房玄齡統籌、廬陵、南昌則各隻有三千郡兵由劉度、陳應等四人駐守);
其二則是稟告孫策,黃蓋、韓當兩人已率領兩萬大軍,從會稽翻山越嶺,前往偷襲廬陵郡,準備來個‘圍魏救趙’,以解潘陽之圍。
隻可惜,這信報來的終究太遲了些,潘陽城如今已是守不住了;
但同時這信報上的信息也為周瑜帶來了新的計策!
那便是直接放棄潘陽縣,轉攻南昌縣,而後隻要黃蓋等人攻下廬陵縣等地,屆時便可截斷劉修後路,以及其荊南的補給;
至於如何攻下南昌、廬陵,周瑜表示毫無壓力,隻因這劉度、陳應四人他也聽說過,乃是新降劉修之人,而且這兩個縣不過隻有數千郡兵而已,根本不足為慮!
而孫策、周瑜經過反複思考,最終決定為了拖住劉修在潘陽縣的步伐,空城計以及火箭疑兵之計不變,他二人則率領剩餘不足兩萬的兵馬,直取南昌縣!
便是因為如此一番變故,孫策、周瑜方才棄原計劃不用,轉而出了潘陽,此時已是到了南昌縣地界!
.......
第三日大霧之後一大早,劉修便召集一眾文武,商議孫策行蹤,以及從降兵那得來信息。
眾人方一坐定,劉修便開口說明問題:“昨夜入城以後,我便自降卒那得知,原來孫策竟在三天之前便已全軍出城,而昨夜我苦苦思量,總覺得事情有些不對;若是孫策隻是單純撤退,根本無需布下空城計以及火箭疑兵,他亦可安全退去!但他卻偏偏布下此二計,分明是有所圖謀?!伯溫、懷文你二人快與我分析分析,這孫策、周瑜到底所謀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