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盆大雨之後的六月,林間尚是泥濘,頭頂卻已是烈日當空...
劉修等兩萬兵馬於林間急行,絲毫不顧腳下那泥濘的小道...
“報!...”前方一快馬由遠及近快速來報。
“講!”劉修一揮手,停下隊伍,沉聲道。
“稟報主公,長沙部楊五將軍、廬陵部房大人皆來戰報!”
劉修聞言,立刻接過戰報,細細查看,還未看望便是眉頭緊皺,緊接著似乎想通了什麼,輕蔑一笑,將戰報遞給劉伯溫,之後說道:“伯溫你也看看吧,五郎和玄齡已經到了南昌城下,此時南昌城中一是一座空城,孫策、周瑜等人竟然連同那兩萬人馬都以不見蹤影了!雖然有些疑惑,但如此輕易便能拿下南昌城,看來那孫策、周瑜也沒什麼膽識嘛...”
“主公所有甚是!”劉伯溫回應道。
劉修雖然嘴上蔑視著孫策周瑜,但心中其實依舊沒那麼放心,於是分析著說道:“伯溫,你說這孫策會旺何處走?東、西、南方向皆是我之領地,他隻能借道北麵袁術的柴桑,或是從南麵會稽交界之地的群山翻閱而至會稽!伯溫覺得呢?”
“主公所言,隻對一半!”劉伯溫搖著羽扇,笑道:“主公所言兩條退路乃是正常情況下所會走的,但孫策、周瑜皆是心高氣傲之輩,豈會如此輕易退走!?”
劉修聞言,皺眉說道:“除此之外,也唯有潘陽可走,難道孫伯符會走此路?!”
“正是!...”劉伯溫言之鑿鑿,果斷說道:“我等從潘陽分兵進攻南昌,孫策必然知曉此時我等在潘陽並無那般多守軍,他定會冒險偷襲潘陽;更何況潘陽臨近丹陽,即使他攻不下潘陽,也可輕易退走!”
“若是按照孫策、周瑜之性格,此種可能確實最大!”劉修摸著下巴思慮片刻,方才說道:“既然如此,那本將軍便分出大部兵馬,秘密折返潘陽,而其餘人等則多插旗幟,繼續前往南昌!”
劉修聽了劉伯溫分析,立刻做出決定,而後想了想,又下令道:“命令楊延昭與羅成亦率領先鋒隱去行跡,快速折返潘陽,這次定要一舉擊潰孫策大軍,以報前仇!”
孫策悄然撤往潘陽,定然行程不快,因此劉修根本不怕趕不上孫策大軍。
“喏!...”眾人領命而去。
......
同一時間,孫策隨同周瑜等眾將士此時確實正如劉伯溫等人所說,已是在前往潘陽的小路上翻山越嶺...
當日孫策等人議事,周瑜出謀道:“若要安全撤走,共有三條路,其一為借袁術之道,隻是若入了袁術之地,屆時又是一番麻煩,因此為下下選;其二為南麵群山、會稽邊界,隻是若由此路退走,實在太過窩囊!而最後一路則是潛行至潘陽,此時劉修從潘陽分兵,想必那裏防衛不強,我等或有可能攻下潘陽,隻是若被識破,我等亦有可能陷入危險之境,因此,伯符你須得先向丹陽求援方可,到時在潘陽接應我等!”
“既然如此,”孫策聞言,也不多加思考,直接便下令道:“那我等便盡快啟程吧!隻可惜難得才保住的南昌城,竟要如此輕易的讓與劉修,我心中實在難以咽下這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