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年正月末(197年),初春的夜晚來的比較早,;
皖縣城外的路上,劉修帶著張蠔、劉伯溫、錦衣衛等千人行至皖縣縣城之外不遠方才停了下來,而後隻帶著十餘個武藝較好的親衛,便往皖縣縣城而去...
黑暗中吹來點點寒風,頗有些刺骨,但更多的卻是幹燥;劉修此時身著猩紅虎頭鎧,背披火紅狐裘衣,胯下一匹燎原火,腰間配著白虹劍;卻是威風凜凜,於夜間更是極為顯眼;因此他剛到皖縣縣城之下,便被城樓之上的守將發現;
那守將射出一箭警示,之後一邊派人去請縣丞劉曄,一邊大聲問道:“城下何人?來此皖縣何事?”
劉修見了守將反應,心中暗暗誇讚劉曄,前世雖不曾聽說過劉曄排兵布陣的事跡,但如今看來,這劉曄對於軍事管理還是蠻有一套的。
劉修回過神,亦是大聲回應道:“我乃漢室宗親、安南將軍、楚侯劉修劉季緒,聽聞劉曄劉子揚族兄在此,特來拜會!”
那守將見劉修並未帶多少人,於是稍稍安心,喊道:“將軍稍帶片刻,我正便去請我家大人!”
那守將說著,便又是催促士卒稟報去了...
幾柱香的功夫,那城樓上便出現一個文士身影;那文士一現身,便喊道:“城下可是楚侯劉修劉季緒?!”
此文士正是劉曄,他今日剛打探道劉修近日會經過皖縣,卻不想今夜這劉修便來了,心中頓時對這起步不過一年、同為漢室宗親的劉修大為好奇。
“正是!...”劉修也是立刻回應道:“正是劉修劉季緒,此次路過皖縣,聞聽族兄在此,特地前來拜會!”
“楚侯太客氣了!”劉曄拱手回應道,之後又是細細觀察一番城下及附近情況,方才說道:“楚侯稍帶,劉曄這便開城!”
“多謝族兄!”劉修亦是拱手回禮道。
劉修還真不擔心劉曄不開城放行,因為劉修知道,這劉曄最著名的便是他的眼光及遠見,以劉曄的本事,即使未能猜到他劉修來此為何,卻也肯定是八九不離十了。
不及片刻,劉修便見城門緩緩打開,而後一名身著大氅的文士迎了上來,劉修自然亦是下馬走上前去;兩人見了禮之後,便一邊往城裏走去,一邊相互細細觀察著對方...
在劉修眼中,劉曄年少之時便揚名揚州等地,又被許子將評為‘佐世之才’,乃是極富盛名的智謀之士;
劉曄,字子揚,統帥:??,武藝:??,謀略:93+,治政:85+;
天下謀士以數十數百計,且不說能力高下,便是按他們所擅長的類型劃分,在劉修看來,主要便是兩種:其一乃是善謀,隻要主公一遇事情,謀士便會給出上中下、或奇或正的策略來,以供主公選擇,換句話說也就是所謂的善於製定行動計劃;其二則是善斷,善謀者出謀劃策以供主公選擇,但當主公迷惑時,善斷之謀士便會為主公細細分析,使主公做出正確的決策來,而換句話說便是有遠見、有見地、善於分析預見;雖然大多謀士都是兩者兼具,但總會有更擅長的一方麵。
以劉修前世的眼光看來,劉曄便屬於這精善預見的謀士,而且還是極為有遠見的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