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上一章出現一個地名錯誤,交趾郡郡治應該是龍編縣,不是番禹縣,實在抱歉...現已修改!)
建安二年(197年),交州交趾郡,龍編城下...
劉修全軍列陣城下,謝玄受命上前勸降城內士家眾人,隻可惜謝玄行事想來嚴肅,勸降亦是嚴謹死板,咋聽上去卻像是威逼利誘,而非是勸...
陣前,謝玄正嚴肅勸降著,劉修則是一一查看了城樓為首的幾人,遠遠望去,那最年長者定然是士燮無疑,至於其餘幾人,劉修還真未曾想到,竟會是許靖、劉巴等人,其中雖大部分隻是儒學之士,不懂得軍事謀略,但也是難得的人才,對於根基尚淺的劉修確有大用!
“伯溫,子揚,沒想到這龍編城中竟有如此多儒學之士,真是難得!難得!”劉修看著龍編城樓,隨口稱讚著...
“主公所言不錯!”劉曄點頭同意道:“中原北方等地戰亂不休,諸多大儒皆是避亂交州士燮治下,甚至年輕中佼佼者亦多有依附者!”
劉曄乃是這漢末本土的智謀之士,對於這些交友與見識確實比劉修召喚出來的人物廣泛,因此,但凡涉及這些世族、寒門、交友等見識的,劉曄總會是首先發言之人...
至於劉伯溫等召喚人物,終究是未曾遊學過的,除了當今天下聞名之人,其餘名聲不大的人物,所知還是少了些!
劉修聞言,亦是讚同道:“我觀那城樓之上,老少皆有,袁微、程秉、劉巴、許靖,盡皆在列,這交州果然不負亂世桃源之名!”
“主公明見!這幾人皆是大才,不過其中唯有劉巴善於行軍謀略,想必前些時日的求援南蠻、擾亂荊南皆是出自劉巴之手!”劉曄解說著自己的看法;
眾人聞得劉曄之言,皆是點頭...
......
再說龍編城樓之上,士燮眺望著城下劉修軍勢,隻見大軍浩蕩、狼煙升騰、進退有距、陣勢毫無疏漏之處!
便是以士燮他那文人的眼光,亦是知道其中利害,哪能是他麾下那些酒囊飯袋可比的...
“孽子!孽子啊!”士燮觀望著劉修那軍勢,心中越看越氣,若非是他兒子貪心不足,如何會給士家惹來這麼大一個敵人;
士燮周圍幾人眼光自然也不差,見得劉修竟有如此精銳驍勇,各自臉上或為難、或喜色、或沉思、或疑慮等等不一而足...
而許靖等人見了士燮那怒火的樣子,不由得出言勸道:“士兄莫要動氣、莫要動氣!如今就算再如何懲治士微賢侄亦是太晚了!”
“是啊,士兄,今日觀楚侯這軍勢,怕是他已下定了決心要進這龍編城,我等可得趕緊想想法子才行!”有儒士說道;
“是極是極!實在不曾想到,大漢宗室之中竟有楚侯這般能人,觀其軍勢,其軍中大將定然治軍高明,而又能破子初賢侄之計,劉修麾下定也是有高明謀主,難以想象!實在難以想象!”又有人接話道;
“甚是甚是!想那劉修年餘之前還在荊北鬱鬱而不得誌,沒想到不過一年,他便在那般險阻之中創下如此基業,可敬!可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