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江夏局勢,憤怒曹操(1 / 2)

建安七年冬(公元202年),大雪,寒風徹骨,有冰封三尺之象;一個秋季,大漢天下變化萬千…

其中,以江夏局勢最是受人關注!

江夏要道,曹操可用之為南下根基,孫氏可以之為西進基礎,劉修則可用它北上、及壓製孫氏!即使劉備,也帶著諸葛孔明及張飛等親近文武,打算在這江夏謀劃一番...

深秋之時,周瑜暗掘潢河,水淹江夏北西陽城,轉眼間,洪澇滔天,淹沒了不知多少莊稼,多少房屋民舍,導致多少百姓流離失所!

這一番大水,加上來勢洶洶的曹操,東、南而來的孫氏和劉修,即使是平頭百姓,也幾乎想象的到接下會是怎樣的一場戰爭…

於是,江夏北的百姓們開始競相奔逃,去了楚侯的荊南!因為荊南安定、繁榮的聲名,早已傳到了此地,若非故土難離,他們又怎會等到今時今日;至於說逃向北方,莫開玩笑了,他們中有一大部分人便是幾年前北方逃難來的;而東方,那是孫氏的地方,他們雖然隻是聽說此番乃孫氏掘水,但這足以令他們害怕…

江夏北的被弄得十室九空,甚至帶動江夏南部的百姓一同南下…而這也正好方便了曹、劉、吳、楚四方征戰!

至此,天下四雄,初現崢嶸!

……

冬雪不斷,凍徹骨髓的寒冷襲向整個江夏,甚至整個大漢中原、河北...

西陽城境內,大水過處,銀白的冰晶淌地而去,猶若一條新開辟的人工運河,隻是,那晶瑩的冰凍中,仿佛間,竟能夠看到殘缺的斷臂,猙獰的頭顱,恐懼的雙眼,割裂的屍體;

一片血腥的戰場,偶而,有幾個蒼老的身影出現再此,杵著木棍,尋尋覓覓,不知是為的吃食,還是兒子…

西陽城北麵數十裏,一處高地之上,曹操的大營正聳立於此,旌旗搖曳,蔚藍的曹字有些殘破,有些猩紅,更有些慘烈。

中軍大帳之內。

“混賬!可惡!…”曹操看著手中的軍報,立馬拍案而起,怒吼著,咬牙切齒道:“孫權!周瑜!竟然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主公,看來孫氏從一開始就未曾打算在江夏取得多大成果,”荀攸冷靜分析道:“周瑜打著支援江夏的旗子,將兵馬偷偷調往徐州,根本就是想趁主公率大軍南下之時,出兵北上,偷襲徐州!”

“如今徐州損失過半州郡,形勢大危!…”

徐州,中原重地,雖隻五郡,但卻全都是人口極多的郡縣。從最北的琅邪國,一路南下有東海、彭城、下邳、廣陵,而經過此次孫策、周瑜的’暗度陳倉’,徐州已有三郡入了孫氏之手,隻有臧霸和滿寵各率慘軍過半,分別退守琅邪和彭城,勉強防守住孫策等人的進攻!…

徐州的頹勢,讓眾人心憂,周瑜、孫策之謀的確震懾住了他們。而場中智謀之士雖不再少數,比之周瑜的也有幾個,可惜情報不到位,即使他們在聰明,也做不到憑空猜測結果!…

荀攸繼續分析著曹操在東南徐揚一帶的局勢,“徐州損失巨大,不過幸得夏侯淵將軍驍勇,如今已攻下壽春,隻要搶占了合肥,徐揚一帶的局勢定然一片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