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武關內外的楚軍和劉備軍已對峙月餘。
其中,楚軍李晟,劉賢二人既不受命進取關中,他們自然也不會隨意出兵,隻是每日認真查看城外敵情,嚴防死守。
而城外的陳到,法正二人所率領的萬餘兵馬卻是一點也未曾消停過。
起先的五千兵馬試探進攻武關,並未讓他們有所收益,之後退守數裏,日夜刺探【吊橋嶺小道】,欲要從此小路突襲武關;
但就在當晚,他們卻受到了李晟的騎兵突襲,雖然雙方都並未有太大的孫氏,但經此一戰,雙方也基本清楚了對方實力,日後怕是雙方都會心有顧忌,不敢輕易動手…
而後的月餘時間,陳到與法正二人不斷的佯攻武關,誘敵出城,分兵突襲吊橋嶺,可以說是每一種方法都用盡了,卻依舊沒能對李晟幾人產生多大的威脅。
隻因,李晟早已清楚了陳到軍的底細,更是清楚了他們所能做到的和所想做到的...
……
“軍師,如今月餘過去,我軍還是未能有所得,實在愧對主公…”陳到心中愧疚,自己第一次領兵,竟然就受阻於此,未能完成主公交代的任務。
“陳將軍切勿灰心喪氣,我軍這些日子以來雖然未曾有所得,但也大致了解了武關守將李晟,以及武關的兵馬布防!”法正搖了搖頭,安慰道:“最關鍵的卻是,以李晟此番的守城之法,以及武關的兵力來看,這劉修想必並未打算一鼓作氣,攻入關中!”
“軍師的意思是,劉修眼下無意大舉進犯長安?!”陳到一聽,頓時大喜。
“以我看來,當是如此。”法正點了點頭,“若是這消息屬實,那對於主公來說,可是天大的好消息!”
“卻是好消息…”陳到也是呢喃著道。
“以眼下情況,我需回一趟長安…”法正略作思慮,說道。
“軍師要走?!”陳到大驚,“那我這…?”
“將軍你可先回兵青泥隘口駐紮,此番若想攻進武關,怕是困難…”法正說道:“我此番回長安,與主公和孔明商議一番方可,若是能好生利用此次機會,對主公來說,確實大有好處!”
“至於將軍,你回兵青泥隘口之後,可多派些人,扮作商旅,到南陽打探打探,看看是否有相關消息流傳…必要時可以重金向南陽的世族收買些消息,想來這些三心二意的世族很是願意做這筆生意…”
陳到默默聽著,點了點頭,“那我這便拔營回軍!”
法正看著遠去的陳到,不斷嘀咕著,“也不知和談是否可能…”
…
而漢中南鄭之地,也是戰雲再起。
上庸失守之後,趙雲所鎮守的漢中已是三麵皆敵,此時雖還有陽平關,定軍山,南鄭三處互為犄角之勢,但他們所麵臨的也將會是十萬的蜀中兵馬。
其中,趙雲親率一萬五千兵馬駐守陽平關,對陣於謹的六、七萬巴蜀軍,而定軍山和南鄭也各自駐守著五千兵馬。
在趙雲鎮守下的漢中,可謂完全貫徹落實了諸葛亮之謀,高掛免戰牌,隻守不出,即使陽平關下麵臨著於謹數員大將,數萬兵馬,也依舊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