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季,此時已是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劉修治下四州有餘的土地,也已經漸於安寧。
劉修對於南陽的大力發展和擴建,吸引來了眾多的投機者,巴蜀的世族,荊北的世家,各地的商戶,如此種種,不一而足。
而欲先取之,必先予之;劉修借數千錦衣衛於幾個世家,之後,在錦衣衛所給予的信心下,以及長孫無忌的周旋平衡中,南陽世族越多,百姓越多,卻也越加平靜下來...
一年的時間很短,但也足夠劉修征收十萬的屯田士,甚至已交由薛仁貴帶著,在荊南、交州兩處世族最少,劉修掌控最牢的地方,展開了轟轟烈烈的開荒和屯田之法。
要說薛仁貴的兵法厲害是眾所周知的,但眾人沒想到的是,薛仁貴對農事也能玩的這麼轉...
荊南,交州兩地,乃是劉修的大後方,是他占據最久的治地,雖然極度的地廣人稀,但卻土地肥沃,絕對是極佳的耕地。且,劉修占據荊南和交州之後,幾經妙計整治,早已將其中世族、地主整的差不多…
薛仁貴將十萬青壯帶到荊南之後,便以軍營之法管治,農忙耕地,閑時練兵,可謂見效不凡。
如今陽春三月,薛仁貴已經帶著一眾屯田士,在去歲開墾的大片荒地上,種上了第一撥稻子。
南方多山丘林地,能開墾的闊地並不多,因此,薛仁貴來南方開墾的荒地,大多都是從這山丘林地之上著手。其中難度,雖然根據劉修所提出的梯田之法而有所改善,甚至是蓄水、保土、增產等作用不小,但終究耗時費力,讓薛仁貴的十萬屯田士好一番辛苦…
…
襄陽城,一年來,受劉修之令,開始擴大規模,修建外城,甚至在東西城外數裏、荊山之下和襄江以西,開始修建起兩座小城,與樊城相合,對襄陽形成三座犄角護衛,如此一來,四座城池相互倚重,劉修不僅可以騰出更多的兵馬,用於他處,還能造就襄陽繁榮,兩全其美,何樂不為…
至於人力物力方麵的消耗,則更不用劉修擔心,以他的威勢和戰無不勝的記錄,隻是一發出召令,招收民工,申明官府負責食宿,就立刻有無數的流民和賦閑的百姓不斷前來,就是那些個地主一看到劉修發展襄陽的決心,也是紛紛自發捐贈,指望著能在君前搏個名聲。
以往,襄陽之外,水道縱橫,有漢水、丹水、浙水等四條水道在襄陽外彙聚,而它的防守重點,則隻在樊城,樊城一失,襄陽必危;然而如今,以劉修打算,隻要在荊山腳下的荊城一立,不僅能起到護衛襄陽的目的,還能促進荊山書院的發展,將來或許還能成為一座文道聚集之城。而襄江西岸,劉修所要立的襄城,則也將會是防禦襄陽以東的重要之地。
…
對內,劉修熱火朝天的發展著,對外,劉修則將原本麾下那經過商會和商隊帶向全天下的細作和情報係統,分離出錦衣衛,又進行了完全的整合,編成了楚公府密探,一來收集情報,二來負責暗殺,這些則專門由劉修親自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