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們還能時常看到,青少年參賭者意誌薄弱的缺點特別明顯。即使在應當做作業、複習功課的情況下,或者是應該回家的時候,隻要碰到同夥一招手、一鼓動,就忍不住了,什麼都忘了,結果還是要去賭。某中學有個初二學生對賭博的害處有了一定認識,在老師和家長的教育下,他寫了保證書表示決不再賭。有一次放學較早,他在街上一個角落看見幾個少年正在賭撲克牌,他就站在背後看了起來,心想:“我不去玩,看看不要緊吧!”看了一會,他覺得那個小男孩不會打牌,好幾個牌都打錯了,心中可惜起來,嘴上不免嘀咕著:“怎麼搞的?”那男孩就站起來拍著他肩膀說:“我是不行,你來玩玩吧!”另外幾個人帶著小看他的眼光說:“你來又怎麼樣?誰怕誰呢?”這麼幾下子真把他惹火了,他一坐下來就玩了幾個小時。在回家的路上,他才後悔起來:“說不玩的,怎麼又玩了呢?”青少年戒賭,由於意誌方麵的原因,不是一下子能輕易改掉的,通常是會有反複的。
(二)青少年迷戀遊戲機行為的心理分析
應該說,遊戲機是吸引青少年的一種新型娛樂活動。據說,在日本每年假期舉行不同年齡層次的打遊戲機比賽,吸引了不少參賽者和觀眾。在美國,參加海灣戰爭的一些飛機駕駛員,他們在學生時代大多是玩遊戲機的高手。所以,適當地玩遊戲機,不僅無害,而且有益。但是,如果玩遊戲機超過了限度,時間過長就會妨礙學習,影響健康,甚至誘發出其他嚴重問題來。因此,關鍵問題在於怎樣引導。
1.影響青少年迷戀遊戲機的主要因素
從我國情況來看,社會宣傳方麵引導不夠,學校和家長對學生玩遊戲機的監督不夠,有關部門管理不嚴,致使一些不法營業者在遊戲廳以賭博、吸煙和低級的內容來引誘少年學生迷戀遊戲機。
對青少年本身來說,對過分玩遊戲機的害處認識不足;同時由於自己缺乏調節和控製能力,不能很好處理學習、休息和玩遊戲機的關係,因而會長時間地、無休止地把時間耗費在玩遊戲機上,以至造成危害。
2.青少年迷戀遊戲機的心理特征
青少年為什麼容易從喜歡玩遊戲機變成迷戀遊戲機呢?這要從遊戲機對青少年的強烈吸引說起。遊戲機是科技發展的產物,現代遊戲機軟件的內容十分精彩,光色俱全、聲畫並茂,有人物和情節,非常引人入勝,它所具有的形象性、刺激性和可操作性等特別符合青少年追求新鮮事物的特點。因此,遊戲機一問世,就迅速受到廣大青少年的寵愛。而且,由於青少年心理方麵的弱點,致使他們容易產生極端性,容易進入迷戀遊戲機的狀態,而且難以自拔。
青少年學生在玩遊戲機時,不同於玩一般的遊戲,而是非常投入遊戲角色的。遊戲機軟件內容包括的人物和情節,也需要他們感情的投入。比如前麵提到的《三國誌》遊戲卡,你是“曹操”,我是“劉備”,隨著操作遊戲機,人物是要對仗的,成則贏,敗則輸,玩的過程中強烈的節奏伴隨著情緒的起伏,非常激動人心。這種情緒體驗通常會使學生興奮,有時達到如醉如狂的程度,往往是處在遊戲機之外的人所不能體驗的。
從實際情況看來,許多青少年學生還是不能很好的控製自己的意誌力。玩在興頭上,隻恨時間太快,感覺不到白天黑夜。而且,他們不容易聽進父母的勸告。因此,一玩遊戲機,就把功課和回家都丟在腦後了,這樣自然不利於學生的學習和健康。有的學生在為了玩遊戲機的動機驅使下,還甚至不擇手段地幹出其他壞事來,最後懊悔莫及。
中學生迷戀遊戲機的行為,還具有感染性。他們會相互攀比,相互影響似乎誰玩遊戲機厲害,誰就臉上更光彩。這是好勝心的表現。
三、矯正
(一)青少年賭博行為的矯正
對青少年賭博行為的矯正,應注意以下幾點:①堅決依法打擊賭博犯罪,同時抓好社會禁賭,把賭博的勢頭壓下去。因為青少年賭博行為的矯正,是離不開社會環境的,減少和削弱社會的不利因素,是減少和預防青少年賭博行為的根本途徑。
②針對群眾參與賭博的現象,必須加強普法教育與禁賭教育相結合,使廣大群眾,包括青少年在內,提高對賭博危害性的認識。學校應根據青少年學生的特點,進行聯係實際的教育,消除青少年學生中存在的一些糊塗認識,提高他們對賭博活動的抵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