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知道了本地可能會有後金探子,朱常泓和陸原兩個倒似有了活計,平時都是練練兵,如今把排查奸細當成頭等大事,這般追查了幾個月,還真給他們在荊門縣城捉出來一個遼東過來的假和尚。
而襄陽那邊,因有襄陽知府的大力配合,居然也抓出來一個。
這兩個探子,審問過之後,襄陽那邊的殺了,荊門這邊的也廢了武功當教員。
儀貞又讓劇團的人寫了一出除奸記,故事內容以南宋為背景,金國密探南下,潛伏到了宋朝一個醫藥世家,殺了人家離家多年的大兒子,冒名頂替到那人家裏,做下了一係列惡事,大到毒殺一家之長,及族中長老,拿著這家人的祖傳秘方和珍藏靈藥要獻給金國王爺金兀術,小到汙辱婢女清白,欺騙鄰居小妹的感情,打殘平民又嫁禍於旁人等等,簡直是頭頂生瘡腳底流膿惡貫滿盈了。
最後還是那被害人的親妹妹心細如發,終於發現了這奸細的馬腳,機緣巧合,請來了三省聞名的捕頭來自家查案,最後終於水落石出,逼得奸細現出原形,於逃跑之時亂箭穿心斃命。而這位妹妹尋回親兄的屍骸歸葬,又與捕頭日久生情,終成眷屬。
這出戲設計得驚險緊張,環環相扣,特別是那大反派奸細,專門找了個長相俊秀的太監來演,這太監倒也是天生戲骨,把個金國奸細演得活靈活現,隻是在台上撇嘴那麼一笑,就透著讓人寒到骨子裏的陰冷凶殘。
這除奸記免費演了兩月後,幾乎全荊門甚至相鄰縣鎮的人都對這戲家喻戶曉,那奸細人人痛恨,有一陣那位演反派的太監都不敢出王府,因為被人認出來就是好一頓爛菜葉石頭的招呼!
因每場戲完之後,都有劇團的人出來宣傳忠王府的諭令,有捉到本地後金探子的,賞銀一千兩,報信的也賞銀一百。
荊門軍民開始對外來人口格外的警醒,王府這兩月至少接到幾十次報信,還有幾次是眾百姓合力綁了被打成豬頭的嫌疑人過來的,雖不是後金奸細,卻也陰差陽錯,拿住了幾名流竄過來準備占山頭的匪徒。
除奸運動轟轟烈烈了幾個月,這十裏八鄉的治安一下子好的出奇,什麼無賴流氓的都老實了,收聲斂氣地窩在家裏,生怕被人渾當成奸細捉了去,就是最後不死也掉層皮。
荊門縣王府小鎮也因治安極好變得更是繁華,凡到附近州縣的,沒有不順路去小鎮逛逛的,南北鋪子裏買些物美價廉的貨品,在美食一條街吃個肚圓,再到劇院裏去看出新戲聽個評書,出來可以去湯泉山莊泡個浴,到了夜裏也有的是好去處,手緊的盡可去如鄉客棧住幹淨實在的單間小客房,有錢的可以去紅香會館享受,至於享受什麼,嘿嘿,大家都懂的。
此時此刻,在漢陽江上撐船的王小六王小七兄弟倆一搭一唱,眉飛色舞地誇著襄陽一帶的好去處,把個王府小鎮說的天花亂墜,天上少有地下無的,給王府小鎮做著義務廣告,讓兩個坐在船頭的聽眾都有點半信半疑起來。
這兩個聽眾都是外鄉人,錦衣官靴,出手大方,身邊又帶著四名侍從,想是哪裏有來頭的人物,要往襄陽而去,路上無聊,問起這附近的有趣所在,王家兄弟說了幾個,見他們都不以為意,便把離襄陽不遠的王府小鎮拿來吹了一番。
“真有這般好?”
說話的是穿著禇色錦衣的瘦刀條臉漢子,眼光略斜,一邊嘴角吊著,很帶著些輕視的意味。
王小七心裏哂笑一聲,這些外地人真是沒見過世麵,明明心裏好奇的要死,還要裝出一副老子啥得見識過,你們這小地方有什麼好的嘴臉來,哼,管教你們到了王府小鎮,驚得下巴都要脫下來!
“自然是真,我們兄弟在這一條線上撐船也好些年頭啦,可從來不說大話,我三舅家就在荊門縣城,過年時我們兄弟還曾去耍過來!”
王小六也在一邊補充,說那鎮上這家的麵線酸鮮爽口,那家的豆花滑溜香嫩,還有什麼風味烤魚燒雞各種香,把兩個坐個十來天船的人聽得口水都快下來了。
另一個穿灰色錦衣的圓臉微胖的漢子笑罵了句,“好一張油嘴,你們說得花樣熱鬧,倒勾起爺的饞蟲來了!”
眼看著就快要到襄陽了,可惜那小鎮不在襄陽邊上,不然…
刀條臉漢子問了句,“那小鎮離著襄陽可近便?”說著就是有些意動。這趟長差,著實累死個人,來時容易去時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