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八章來者(1 / 2)

在常江邊上的船上茶室,沈問遠遠看到江中的東珊島熱鬧非凡。忽然想起一個日子。原來島上來了一批自由攝影師,和他們帶來的大量的模特兒。他們隻是短暫停留,主要是衝陸島湖來的。H省C市,綠湖島上大批大批的攝影師造訪,因為綠湖島華廈國際攝影節。

1839年8月19日,法國畫家達蓋爾發明了世界第一台可攜式木箱照相機,從此,人們看世界的方式多了一種花樣,世界上也就多了一個攝影師的職業。

沈問想登上東珊島。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批人中有一個美女攝影師,沈問登錄過去,就是想找到她。半年前他與她結下不解之緣。

那是2009年12月22日,沈問為了尋訪一位學生家長和美女攝影師飛赴阿聯酋迪拜旅遊,那是個流淌著石油和鈔票,卻又在金融風暴中飄搖的奢華之地。

關於迪拜,人們的第一印象是上萬美金一晚的鍍金水龍頭的帆船酒店,是夕陽下點綴著悍馬的沙漠,是永遠不變的藍天和飆著豪華私人遊艇的海灣。

2009年冬天,一個黑色星期五,迪拜最大的國有企業集團,對外宣布將推遲6個月延期償付35億美元債券。這一消息使“迪拜債務危機”傳遍全球,震驚了投資者,引發全球金融市場動蕩。

很多人拋棄豪車離開。投資者們作鳥獸散。人們都仿佛聽到了迪拜夢想斷裂的聲音,聽到全世界投資客都在和迪拜說拜拜。迪拜怎麼了?那裏的C市勞工還好嗎?美女攝影師帶著這樣的問題出發。

在那裏,他們見到了那座舉世聞名的迪拜塔,818米高,頂部與首層溫差達到7度。

晚上10點,在位於海邊的步行街,明亮的燈光從棕櫚樹的葉子上漏下來,照在伊斯蘭教建築外路邊的咖啡桌上,照在談笑風生的各種顏色的麵孔上, 此時的迪拜正值冬季,溫度在18—25度之間,來自歐美的小朋友穿著短褲,沙灘鞋抱著洋娃娃和父母在人群中散步,穿著黑袍的女人牽著她們睫毛像刷子一樣濃密的卷頭發的大眼睛孩子,有些女人隻是包裹了頭巾,化著煙熏妝,穿著歐美範兒的緊腿鉛筆褲,腳上是香奈兒經典夾板拖鞋。

一些穿著或包裹著白色或紅白格紋阿拉伯方巾的男人開著改裝後的賓利在海邊疾馳而過,一陣轟隆的聲音,讓人感覺地都在顫抖,還沒來得及捂住耳朵,身邊已有一個哈雷摩托車隊呼嘯而去,將豔羨的目光和發動機的聲音拋向腦後。

迪拜的建築和植被都是在沙漠環境中建立起來的,路邊的棕櫚樹僅灌溉的費用就高達一萬元一棵,這座沙上的城市隻有汽車,沒有自行車道,沒有攤販,沒有國內城市的煙火氣,甚至顯得有些不真實。

等掙夠了錢就離開。這是沈問聽到的在迪拜的C市人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當地時間五點半,坐在迪拜塔下的全球最大的購物中心前麵,身穿藍色衣服的工人漸漸地多了起來,除了印度、巴基斯坦人,更多的是C市人往那兒的勞工。

“人們每天五六點鍾就起來出發上班了,下班了就直接回到宿營地,兩點一線,頂多周日在營地附件的中國城逛蕩一下,別的地方去得很少很少。

學生的家長40多歲。他和他的勞工們每年能拿到5萬到6萬元,那裏管吃管住,8個人一間宿舍,開始時有點不適應,因為是穆斯林國家,吃不到豬肉,天天吃青菜,後來才每天都能吃到肉,挺滿足。

他們見到沈問他們都笑著,露出一口潔白的牙齒。他們正負責一個樓宇其中的40層和41層的裝修。

“想留在迪拜嗎?全世界的投資客都在和迪拜說拜拜了。”沈問他倆問他們。

“不想,這裏的工程搞完了,我們就去別的地方,這裏不屬於我們。我們想的就是多掙錢給老婆和孩子。”

他們有兩年沒有回家了。相念在C市吃夜宵的日子,想念漸漸長高的兒子,他們都很淡定。後來沈問和美女攝影師一起見了更淡定的C市商人。見到了許多投資人,見到了因為汽車和夢想不願意離開的來自東源的廚師張德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