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7章 後記(1 / 1)

中國新聞的對外報道,在新聞學界並非是一個新的課題,在新聞院校也並不是一個新的科目,對媒體而言,當然也不是一個新的報道領域。然而,在新媒體時代,我們麵臨著新的、多變的國內外形勢,如何做好中國新聞的對外報道,加強我國的國際傳播實效,讓世界了解中國、認識中國,提升中國的國家形象,卻是學界與業界麵臨的共同使命。這也是編寫本教材的動機所在。

應該說,多年來,我國在中國新聞對外報道的研究領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媒體在長期的對外報道實踐中也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這既為我們的編寫工作提供了豐富的基礎素材,同時也對我們全體編寫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我們麵臨著更大的挑戰。

值得欣慰的是,經過幾個月的不懈努力,我們終於完成了這本教材的編寫工作。而這樣一個目標的實現,得益於我們所擁有的一支高素質的作者隊伍。他們當中有多年從事國際新聞教學與研究的教授和他們的學生,也有長期從事國際新聞報道的媒體人士,而這樣的作者構成,也使得這本教材同時兼具理論性和實踐性。毫無疑問,本書的出版對學界和業界都具有現實的參照意義。

由於時間倉促,不足之處在所難免,懇請諸位讀者提出寶貴意見,以便我們不斷改進和完善。

本書各章編寫人員如下:張丹陽、苗喆(第一章),馮蕾(第二章),李陽、潘佳媛(第三章),楊軼萍、苗喆(第四章),魏鬱、耿海燕(第五章),林淩(第六章),賀金喆(第七章),喬全興、郭亞君(第八章),張洪超(第九章),徐朝清(第十章)。

編者

2011年5月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