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庚年、蘇誌武
黨中央明確提出,要構建覆蓋廣泛、技術先進的現代傳播體係,形成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國際地位相稱的國際傳播能力。為全麵貫徹落實黨中央指示精神,加快推進中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盡快形成國際輿論傳播新格局,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與中國傳媒大學聯合編撰了“國際傳播人才培養係列叢書”。叢書包括《國際傳播發展戰略》、《世界主要媒體的國際傳播戰略》、《國家傳播戰略》、《國際傳播概論》、《新媒體傳播》、《中國新聞報道》、《國際新聞報道》、《國際傳播策劃》、《國際危機傳播》、《母語傳播概論》、《國際傳播史》、《國際傳播受眾研究》、《國際傳媒整合營銷傳播》等分冊。
編撰本套叢書,主要基於三個方麵的原因:
首先,黨中央關於增強國際傳播能力的戰略要求加快我國國際傳播理論建設。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年來,我國國際傳播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但同發達國家相比仍有不少差距。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憑借其綜合國力的優勢,幾乎壟斷和主宰了國際輿論話語權。建立國際傳播新秩序與建立世界政治經濟新秩序同樣迫切和任重道遠。影響中國國際傳播能力快速提高的因素很多,除了資金投入較為不足、基礎設施不夠完善、技術裝備相對落後、體製機製有待創新等原因外,我國國際傳播機構及其從業人員國際傳播理念相對陳舊,國際傳播運營方式較為簡單,對國際傳播規程了解甚少,國際傳播知識相對不足等因素,也嚴重製約了我國國際傳播能力的超常規提高和國際傳播事業的跨越式發展。因此,在加強我國國際傳播能力建設的過程中,需要優先加快我國國際傳播隊伍建設和國際傳播理論建設。本套叢書的編撰,正是提升包括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在內的我國國際傳播機構的人員素質和整體實力的重要舉措。
其次,中國國際傳播事業的快速發展亟須培養一支高水平複合型國際傳播人才隊伍。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作為我國專門從事國際傳播的傳媒機構,自2005年以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抓改革、求創新、謀發展,緊緊圍繞構建現代國際廣播體係、打造現代綜合新型的國際一流媒體戰略目標,努力貫通事業發展和產業經營兩個機製,積極推進由單一媒體向綜合媒體轉變,由傳統媒體向現代媒體轉變,由對外廣播向國際傳播轉變,實施全新的辦台理念和傳播宗旨,在技術裝備、語種建設、“走出去”工程、新媒體發展、人才培養等方麵,取得了長足進步,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國際傳播能力和輿論競爭力顯著提升,為黨和國家中心工作,營造了良好的國際輿論環境。然而,國際傳播是一項長期複雜的戰略工程,需要成千上萬的有識之士為之奮鬥。國際傳播又是一項知識技術含量很高的專業工作,它需要從業人員既要有滿腔的愛國主義熱情,又要有紮實的外語、新聞、國際政治、新媒體等方麵的專業知識。人才,尤其是高水平複合型國際傳播人才的不足,在相當程度上製約了我國國際傳播事業的大發展。我們期望,通過本套叢書的編撰,一方麵為中國國際傳播人才培養,提供較為實用的教程;另一方麵也借此對國際台近年探索取得的實踐成果進行理論總結,並與國內外同行交流共享。
最後,中國國際傳播人才培養需求的迅猛增長與教材建設相對滯後的矛盾日益突出。隨著中國綜合實力的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升,國際社會了解中國的願望日益迫切。加強中國國際傳播,既是黨中央的戰略部署,也是我國各傳媒機構的重要責任。在新形勢下研究學習國際傳播的熱潮正在蓬勃興起。許多高校和科研院所紛紛開設了有關國際傳播專業課程。中國傳媒大學作為教育部直屬的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是中國國際傳播教學領域的學術重鎮,在國際傳播研究方麵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培養了大批國際傳播優秀人才。然而,由於種種原因,目前我國還沒有一套係統的關於國際傳播方麵的規範教程,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國國際傳播人才,特別是高水平複合型國際傳播人才的培養。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與中國傳媒大學,一個是新聞傳播領域的重要實踐機構,一個是新聞傳播人才的重要培養機構,後者為前者輸送了大批新聞傳播人才,前者為後者提供了重要實踐平台,而且是後者的重要研究對象。本套叢書的編撰,既把中國傳媒大學多年研究的優秀成果展現出來,轉化為國際傳播生產力,又彌補了我國國際傳播領域此類專業教程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