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光和六年二月(公元183年),雖然是仲春之月,但是樂浪東北部的大山裏仍然很寒冷,冬意未退。
史渙率領一支隊伍直抵高句麗順奴部所在的山城。
從去年十月至今,連續四個月的對高句麗的軍事襲擾,已經把高句麗內部攪亂了,為了讓本部熬過嚴冬,五大部落均互相搶奪吃食,好多中小部落也不聽句麗大王伯固的命令了,現在句麗五大部落均各自為戰,誰也顧不上誰了。
騰飛見時機差不多了,就命令史渙帶兵先把句麗五大部落之一的順奴部滅掉。
因為半島東北部有一個號稱亞洲最大的茂山露天鐵礦,這是最重要的戰略資源,想要擁有茂山鐵礦,就首先要拔除掉橫在半路上的順奴部,把高句麗東部所有胡人全部掃清。
高句麗東部以順奴部為首的各個胡人部落,在半島東北部地區,建立了好幾座堅固的山城,都是易守難攻之地,通常的攻城戰術根本就不管用。
山城就是以山勢為基,大石高壘,比平原上的城池要高很多,也險要很多,山城周圍沒有平坦的立足之地,想要安放攻城的器具是不可能的。
這也是樂浪軍在一連四個月中,始終沒有攻擊堅固的山城,隻是在其周圍掃蕩零散的句麗人,知道山城裏物資不多,句麗人總會出城去搜集吃食,側麵上也是一種圍城的打法。
前方的將士在不斷地進行著遊擊戰,騰飛在後方也沒閑著,整個冬天都在加緊蒸餾石油,製作出足夠多的燃燒彈。
基地裏玻璃窯,在整個冬天也開足馬力,燒製出大量的玻璃瓶,這是要裝火油用的。工匠們,也在冬天裏研究出怎樣把裝火油的竹筒綁定在箭羽上,在箭羽射出後,不會影響運行的軌跡,又不會因為加了火油的重量,而讓射程減少。
史渙率領的兩千樂浪軍,每個人都攜帶著三個燃燒瓶和一匣十二支“火箭”,另外還有一捆幹柴。
順奴部的山城裏,那些城上的守衛,看見樂浪軍的到來沒有任何反應,已經習慣了,一連四個月都在山城附近遊蕩,知道樂浪軍不會進攻山城,總是在山城三裏地之外分散開而進行遊擊戰,樂浪軍也攻不破山城。
誰知這一次,樂浪軍居然來到了距離山城三十步之外的地帶,這已經進入了守軍的弓箭射程之內。
順奴部守軍一時愣住了,搞不明白樂浪軍要幹什麼,一個個站在城投呆看著,都忘了可以射箭襲擊了。
樂浪軍尋找山城周圍的有利地勢,迅速把山城圍起來,史渙揮了一下手,傳令兵們紛紛吹起一聲口哨,兩千人當即先把一捆幹柴扔到城根下,然後把手裏的總共六千個燃燒瓶用力的投向山城,少數力氣大的可以扔上數丈高的城牆,能把燃燒瓶扔到山城裏麵,更多的樂浪軍都是把燃燒瓶扔到城牆外麵。
一聲聲玻璃瓶擊碎的聲音連續不斷的在城牆上響起,裏麵的火油全都濺撒在城牆上,一時間,山城方圓十裏地都充斥著汽油味。
扔完了燃燒瓶,兩千樂浪軍迅速張弓射箭,被點燃的“火箭”紛紛射向城牆,隻有一少半火箭射進城牆裏,多數都是故意射在城牆上,還有一部分射向山城南邊的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