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從小培養是很重要的。
於是以前小時候一直想學的東西,說不定現在能趕上。和賢勝說好了,反正之前兩夫妻都在討論他們以後補習班的事,還不如現在就說明了,也有自由的意見就不用任由安排了。
藝媛和賢勝各自爬上座位,在學校裏老師教的那樣坐得端正,兩人滿意的點點頭,學校的教育在家裏體現的相當有禮貌,小小年紀的格琳也湊熱鬧的跑了上去。
隻是藝媛有私心,雖然鋼琴是一直喜歡的樂器,也是對另一半的要求,希望以後有那麼一位多才多藝的人,但是與其等待還不如自己先學會,再說了,彈鋼琴的人對增加個人氣質也有幫助。
“我想學鋼琴,母親。”因為清楚是領養的關係,所以,藝媛特別用了敬語。但是,對舞蹈也有私心,一個藝人不會點舞蹈,在韓國基本上沒有立足之地吧,至少往後的舞蹈團是多的數不勝數。
所以,張賢勝舉著肉鼓鼓的手,堅定的看著他父親:“爸爸,我想學舞蹈。”但賢勝起初是想學鋼琴的,因為藝媛也學鋼琴,這樣兩個人就有伴,上下學的時候也習慣了兩個人一起。
藝媛一口回絕,兩個人學不同的東西,回去還可以互相補助,把不知道再教她,這樣就省了很多,如果一個人學兩樣就要花費好多錢,原本開家裏開銷就大。
還不滿三歲的格琳奶聲奶氣的說著:“媽媽,我要學畫畫。”引得兩個人笑了出來,抱著小小的女兒在懷裏,溫柔的捏著她的臉:“寶貝,好學是好事,但是你還小,還是讓爺爺教你畫吧。”
他們對賢勝和藝媛是一視同仁的,為了證明這一點,所以賢勝有的東西,一般藝媛也有,礙於不想欠太多,有時候想買東西吃的時候,藝媛都不開口,但也有辦法可以直接從賢勝那裏拿,賢勝除了青梅竹馬外就是保守秘密的好朋友了,不會將她的事全部嘮叨給他媽媽聽。
隻是去學習而已,可是賢勝回來溫習舞蹈隻要對著鏡子練習,急於求得優的藝媛隻能放學在老師那裏一個人重複著練習和熟悉。
想要成為韓國一線的藝人除了努力之外就是業餘的努力了,可顯然賢勝選擇舞蹈是沒有錯的,他越來越喜歡這些,有時候比對她的鋼琴更來得有興趣。
所以自信是從那時候一點點在藝媛的麵前積累了。
可是藝媛雖然也隻有7歲,但是遠遠不滿足現在,看看以前娛樂報道上某藝人的記錄,從小就被星探發現,她也想那樣,被星探發現,不想去參加那些選秀,淘汰的機會更大,如果是星探的話就能輕鬆獲得練習生的資格證,隻要見到某一個人,解開“Hannah”這個名字的奧妙,然後在首爾找到和她長的一樣的女孩。
所以一到了周末,藝媛就從首爾那邊一直走回家,對賢勝說的好聽是為了省錢不坐公交車,實際上是為了偶遇星探。
張家的教育是從小學會獨立,但是兩位擔心他們的兒子,因為有藝媛在,他們才放心的。張秀赫的父親倒是一直很看好藝媛,說這孩子“孺子可教也”,說會出人頭地。
可是她一個老人怎麼看出來的呢?難道是長相?觀像的確是不錯,但那是迷信,隻能聽聽就好。
8歲的時候,幼稚園的輕鬆節奏完成,他們兩個小朋友開始了學習之路,藝媛本來打算自由可以慶祝一下的。
但是,她一問:“賢勝,你存了半年的錢,還有多少了?”
藝媛看著不遠處學校出來的地方有一排小店,交完學費的那天就對那幾家虎視眈眈了很久,張賢勝就是負責管錢的,所以他省是她逼迫的,如果不存,她就不理他。
逼迫一天存一個硬幣,半年就很多了,本來零花錢就不怎麼多。
賢勝看出她的想法,看著那一排小店:“夏天的時候你忍不住要吃冷飲,所以也沒多少?加上每次有抽獎,我們不都沒忍住嗎?”這就是小朋友最幼稚的地方,但是藝媛缺錢啊,缺錢的時候就寄望抽獎能獎多一點的,直到全部輸完了之後才懂得“見好就收”的道理。
“難道就我一個人花錢麼?你別和我說抽獎的時候你沒參與,吃冷飲的時候我沒分你一半。”藝媛眼睛一瞪,趾高氣昂的往那一排小店走過,眼角偷偷的撇了幾眼。
想著八歲的時候,小小的格琳還因為她不能早早上幼稚園,早點接受教育,9歲可就是很快過去的,年紀小的時候總是不覺得,但是到了社會會明顯感覺到時間像光速一樣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