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華容婀娜——貂蟬(2)(1 / 3)

線索提供者是成都北郊某文化站一位姓代的幹部。據他介紹,1971年,當地修一條鐵路支線時,曾挖出一個很大的墓穴,墓中挖出兩塊大碑,一塊隸書,一塊篆書。據碑文記載,這個墓穴的主人就是貂蟬。

而成都北郊居民、68歲的老人曾興發據稱也曾收藏過貂蟬墓碑。

他回憶說,1971年5月的一天,成都鐵路局某工程隊某分隊在這一帶修路,推土機在工作中突然掉進了一個長約8米、寬約6米、深有4米左右的大坑裏。工程隊當時來了20多個工人,說把坑挖成斜坡,好把推土機弄出來。挖著挖著,有人驚奇地發現坑四周都是彩色壁畫、圖畫,還有一些像老虎和其它說不出名字的動物圖案。接著挖出了兩塊合在一起的墓碑,有人說這肯定是古墓。工程隊就叫人把坑圍了起來,重新認真地挖。據他介紹,好像最先挖到了南邊的墳頭上,坑裏有兩扇紅沙石的石門,約有8厘米厚,分別是閘門和正門。進門後是一個廳,後來坑裏還挖出一段人的小腿骨、一綹頭發,他老伴還在坑裏發現一塊33厘米長、兩指寬的“銅片片”,在水裏擦洗一陣就幹淨了,很亮。最後由於坑裏沒有挖出更多的東西,又沒有人說要保護,墓坑填滿後,鐵路就修了起來。兩塊墓碑挖出來後,曾興發說自己將隸書的那塊推回了家,該碑約80厘米見方,厚約6厘米,碑石青灰色,有50多公斤重,篆書那塊後來被村裏的娃娃打爛了,幾年後隸書那塊也被人拿走了。

曾興發老人還帶領記者們到當年的墓坑原址。在成都火車東站的貨場外,一個數條鐵路並排延伸的地方,老人告訴記者這是鐵路的編組線,他指著其中一段說:“這塊地方就是當年挖出碑的地方,現在離地麵也隻不過有幾米深。”曾興發老人所說的墓坑處,隻是幾條鐵路線中的一條,不時有機頭穿梭,對貨物進行編組。

另據成都市38中學的退休曆史教師林耀青稱,他當年也曾親眼目睹此碑。他認為此碑可能是貂蟬長女之碑。他記得碑文中寫了墓葬地址為“華陽縣集賢鄉永寧裏黃土坡……”。碑上刻著“夫人乃貂蟬之長女也,隨先夫人入蜀”以及“貂蟬,王允歌伎也,是因董卓猖獗,為國捐軀……隨炎帝入蜀”等字樣。據林耀青介紹,當年古碑出土時,許多機務段的工人也都圍著看,他還給在場的幾十個人把碑文念了一遍。後來此碑被曾興發老人弄回家收藏,也確有其事。

這些曾經目睹和收藏貂蟬墓碑的成都市民都不相信“貂蟬虛構”說。

“貂蟬墓葬在成都”的消息傳出,立即引起有關研究專家關注。

中國《三國演義》學會理事、中國《紅樓夢》學會理事、四川省行政學院胡邦煒教授稱這一消息是“石破天驚”。他表示,從考古學的觀點出發,實物證據是標準,但從社會學與民俗學的角度去看,人證也是一種證據。貂蟬墓碑在成都出現過,顯然不是捏造。他認為曆史上應該有貂蟬其人的存在。對貂蟬是暮年入川,還是死後葬於蜀的說法,胡教授認為,兩種可能性都存在。在有些稗官野史中稱貂蟬乃關羽之妾,如果是這樣,隨關羽入蜀就有可能了。

四川省文史館研究員、《文史雜誌》編審李殿元談起貂蟬時說,“貂蟬既然作為曆史人物可能存在,史料記載中又無確切下落,流落四川不是沒有可能的。如果她是呂布之妻,呂布被殺後,她不可能在中原再呆下去,最大可能就是找個隱蔽的地方埋名隱姓,當時的四川應是最理想的地方。

貂蟬生於何方?一說臨洮,一說米脂,一說忻州。

臨洮之說源於《三國誌平話》,貂蟬向王允自我介紹:賤妾本姓任,家長是呂布,自臨洮關相失……;米脂故裏說則因陝北諺謠曰: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

在元雜劇《錦雲堂暗定連環計》中,貂蟬對王允說”您孩兒又是這裏人,是忻州木耳村人氏,任昂之女,小字紅昌,因漢靈帝刷選宮女,將您孩兒取入宮中,掌貂蟬冠來,因此喚做貂蟬。“忻州民間有雲:忻州無好女,定襄無好男,意即自忻州出了貂蟬,定襄出了呂布後,當地風水都被占盡了。除了這些,至今木芝村的老者說,該村外曾立過”貂蟬故裏“的石碑,村中還有墓與廟,還有一條以王允命名的街道等。 白門樓事發後,貂蟬會是怎樣的命運呢?有這樣幾種傳說。一說是曹操得知關羽把貂蟬藏在靜慈庵,就暗中派人緝拿,貂蟬為絕曹的野心,遂撲劍自殺;一說貂蟬出家為尼,其間寫了佚名的《錦雲堂暗定連環計》,壽終庵中;一說曹操采納荀攸之計,為離間桃園三兄弟,而把貂蟬明許關羽,暗應劉備,為絕曹念,關羽殺了貂蟬;還有一說是,關羽把貂蟬送回了木耳村(今木芝村),貂蟬一直未嫁,所以村中便有了貂蟬墓及紀念殿堂,還在後殿供奉了關公。前些時候又添新聞,成都北郊一位曾姓老人曾撿得一塊碑,碑文曰:貂蟬,王允歌姬也,是因董卓猖獗,為國捐軀……隨炎帝入蜀,葬於華陽縣外北上澗橫村黃土坡……按此說,貂蟬極有可能流落於蜀中而了結殘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