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培安的眼睛放在珍珠上,挪都挪不開:“媳婦兒,咱快去找老族長。

他見多識廣,讓他看看這些珍珠值多少錢。”

牛喬鳳一家人帶著珍珠去找老族長,老族長正坐在竹椅子做的搖椅上,用蒲扇扇風納涼。

牛培安掏出珍珠,道:“族長,你見多識廣,你給看看。

這個東西,大致值多少錢?

長生鋪裏收不?”

老族長看著這十幾顆珍珠,道:“可別去長生鋪當它,那裏頭壓價壓得狠。

你這是哪兒來的?”

牛培安:“昨兒個夜裏撿了幾個河蚌,河蚌裏頭的!族長,您給我們估個價。”

“鎮上的金銀鋪裏賣的珍珠都是湖珠,成色還不如你這幾顆,他們是按顆算價的。

一顆湖珠賣出去是一百二十文錢,底價估摸著也就四五十文錢。

你這珠子,一顆起碼得翻一倍,這顆大的,沒有兩貫錢,你不要賣。”

沈魚和牛培安一聽見自己手裏的珍珠賣到金銀鋪裏,能得那麼多錢,臉上的笑容藏都藏不住。

“這些珠子賣了,你家便可以起兩間紅漆的屋子了。”老族長笑道。

牛培安笑了笑。

“爹,咱們租族長家的驢車去鎮上吧,走路腿怪疼的。”牛喬鳳道。

牛培安心裏一高興,就很是大方,道:“行,正好把家裏積攢的雞蛋,還有布袋子一並拿去賣。”

老族長道:“你們且等會兒,我五兒子這會兒拉了一車粗布,還有采來的藥材去鎮上了。

這會兒也該快回來了。”

老族長家裏花了家裏所有的積蓄,新買了一頭半大的驢,用來拉車。

族長一家四十口人,底下兒子,兒媳婦加起來十個,孫子孫女十六個,孫媳婦兩個,曾孫八個,玄孫兩個。

連帶族長夫妻兩個,一個家裏有四十人。

都各有各的營生,因此家裏過得十分不錯,置了百來畝地,又養了一隻小牛犢子。

用積蓄買了一頭半大的驢。

老族長的第五個兒子,人家都叫他牛五,因為是族長的第五個兒子,本名倒沒別人記得。

牛五駕車到鎮上之後,牛喬鳳從驢車上跳了下來。

牛培安將二十文錢銅錢拿給牛五。

牛五將銅錢放進兜裏,道:“培安,你們家賣了珍珠,可得起房子了。”

“是得起房子了。”牛培安開心的笑。

鎮子上的金銀鋪子老板,看了看牛喬鳳手裏的珍珠。

故作不滿意的模樣:“你這珠子不行啊,值不了多少錢。

你這珠子太小,成色也不好,橢圓的珠子可沒有純圓的珠子值錢。

是湖珠吧?打哪兒撈的?”

牛喬鳳道:“是河蚌裏撈下來的,您給個價。”

金銀鋪的蔡老板見他們臉生,想來不是專門打撈珍珠的。

隻不過是運氣好,得了珍珠而已:“這樣,這十幾顆小的,我給你們七十文錢一顆。

大的三百文錢一顆,怎樣?”

牛喬鳳冷眼看著蔡老板,將珍珠拿了回去,道:“蔡老板不誠心收,那我們便拿到縣裏去賣。”

凡事要貨比三家。

蔡老板見麵前的莊戶不上當,急忙道:“每顆再加四十文錢,賣不賣?

你這珍珠到了我們手裏,至多按顆算,一百五十文錢賣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