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啟三年,新帝為撫太後喪夫之慟,特敕重修禦花園,以供太後遊賞散懷。
是日,禦花園內大興土木,石材、木料、泥水、磚瓦、盆栽、假山、朱漆等物,絡繹不絕運入園中。內官監總理此次修繕事宜,記賬主簿鍾雲日夜操勞,往來賬目無論巨細,皆一一詳錄,筆耕不輟。園中匠人各司其職,或壘石為山,或引水成池,或植花木,或繪彩梁,一派繁忙景象。鍾雲雖身心俱疲,卻不敢有半分懈怠,唯恐辜負賈公公之托,也恐有負陛下。
各部官員王公為討陛下,太後歡心,紛紛捐錢捐物,一時間各色車馬進出禦花園熱鬧非凡。
十日後,賈公公前來巡查翻修進展,見鍾雲正伏案奮筆疾書,上前來抄起賬簿翻看。翻到第六頁,上麵寫滿蠅頭小字,詳盡記錄:英王府進獻上等朱漆八百斤,五彩玳瑁琉璃瓦三千片,極品金絲楠木一千方。平王府進獻三十二峰奇型假山三尊,五彩錦鯉六百尾,上品漢白玉石一千五百方。彥王府進獻金絲楠木五百方,百年巨龜十二隻,梅花鹿二十頭,黃金三百兩。齊國公府進獻黃金五百兩,白銀三千兩。。。
又翻兩頁,上麵寫著工部尚書季大人進獻百年紫藤,杜鵑各十五架,五十年桂花樹八株,玉蘭三十盆,白銀三千兩。刑部尚書褚大人進獻前朝書法大家奚子柳所書石碑石刻三扇,精美石獅兩尊,青銅鶴六隻,白銀兩千五百兩。。。
再隨便一翻,赫然看見業城城防指揮使何大人進獻白銀一千兩,林麝十六頭,雉雞十五隻,錦雞十五隻。業城知府樓大人進獻白銀一千兩,白孔雀六隻,藍孔雀五隻,金絲猴兩隻。。。
“業城距此地千裏之遙。。。如此好物十天便到,嘖嘖,好一個何大人,好一個樓知府,當真手眼通天。”賈公公翻到此處不禁咂舌稱奇。
“何大人,乃英王心腹!”鍾雲恨恨的道。意識到自己神情有異,語出突兀,鍾雲連忙伏首跪下。
賈公公低頭看向鍾雲,放下手裏的賬簿,“小芸子,如此輕浮日後是要惹禍上身的。今日這話你就咽進肚子裏,有任何想法等你能站起來說話時再去計較。”
“小芸子記住了,謝謝公公提點!”鍾雲叩首拜謝。
“這些日物資進出可有異樣?”
“公公,此處不是說話的地方,晚間小芸子去您居所麵陳。”鍾雲環顧四周,小心翼翼的說道。
“也好!”說罷,賈公公轉身離去。
天色漸黑,大部分匠人已經離去,鍾雲也收拾包袱沒入夜色中。
叩門進入,賈公公正在洗腳,公公揮退小太監,鍾雲上前接替小太監給公公擦幹雙腳穿上靴子。
“公公,您請過目。”說完鍾雲掏出兩本賬簿。
賈公公疑惑的看著賬簿,鍾雲連忙解釋,“一本是公公中午見過的,王公大臣希望小芸子寫就的,另一本是小芸子自己記的。”
賈公公若有所思的盯著賬簿,“區別大嗎?”
“有些出入,總體區別不算太大。”鍾雲恭敬答道。
“嗯。說來聽聽!”公公饒有興趣的看著鍾雲。
“三日前,工部送來一批木材,共計兩千二百九十六方,拆除部分舊物送出八百五十三方,這是小芸子自己記的。按照工部指示,記送進兩千七百二十六方,運出四百二十三方。此類情況已連續幾日。”停頓一下。鍾雲翻過一頁,繼續道:“彥王府進獻黃金三百兩,囑咐記五百兩,金絲楠木三百方記五百方。工部尚書季大人進獻白銀一千兩,囑咐記三千兩。業城樓知府進獻的六隻白孔雀記三隻,刑部褚大人進獻石碑三扇記一扇,後麵這兩樣由英王府派人囑咐如此記錄。。。。”
“精彩!”不等鍾雲說完,賈公公出言打斷,“十日而已,就有這麼些出入,這些人倒是把禦花園當成了市場,左手倒右手,玩的挺熱鬧啊。”
鍾雲低頭不語,心中卻明白,或許賈公公早已知曉其中的貓膩。他小心翼翼地補充道:“公公,木材、石材等大宗物資的數目總被要求虛報,而進獻的珍稀動物和貴重物品則常常被囑咐少記或漏記。”說著取出包袱中一大袋銀子,放在旁邊桌上,足有數百兩之多。
“這些東西,你且拿回去。”賈公公語氣淡然,目光深邃,“它們在你手裏,是獎賞、是證物,還是贓物,暫且不論。至於記賬之事,之前如何記,往後便依舊如何記。此事我還需細細思量一番。主簿在你,分賬五人,那五人的賬簿明麵上想必也是嚴絲合縫,回頭你審視一番,有什麼想法一一呈報與我。”說罷,公公輕輕擺了擺手,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容置疑的威嚴,“記著中午我說的話,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