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樹屬陰,被稱為“木中之鬼”。

以前很多人家的祖墳後,都會種上一棵槐樹,所以它被很多人也稱為鬼樹。

雖然槐樹被稱為木中之鬼,但是它的寓意很好,俗語說“墳後一棵槐,財源滾滾來”。

至於道觀門前的這株五人環抱的大槐樹,估計早在道觀建成之前,它就已經紮根在這兒很多很多年了。

槐樹,容易吸引鬼物。

但我不擔心,畢竟道觀裏供奉著三清像,就算是成了氣候的厲鬼,也不敢貿然接近這裏。

而我要想報仇,就得變強。

控鬼,自然是最快的一條捷徑。

我摘下兩片槐葉,按照鬼經中的方法,以指尖之血畫出一道符。

這個簡易術法,名叫覓魂蝶。

很是簡單,卻很好用。

將重疊在一起的兩片槐葉,往前一拋。

說來也是神奇,兩片槐葉竟然黏連在一起,先是繞著槐樹轉了幾圈,而後就像是一隻蝴蝶般朝著遠處飛去。

雖是傍晚,但天色還未徹底暗下來,我就跟了上去。

走了五六百米,來到村子後邊的一塊墳地。

覓魂蝶繼續飛著,最後落在了一灣山泉邊上的一株血紅色的曼珠沙華上。

這種花很好看,且喜陰,在墳地間多見。

久而久之,就被民間傳為彼岸花。

緊接著,兩片槐葉掉落。

槐葉之上,一縷漆黑的煞氣朝我卷來,沒入我的雙眼。

就看到山泉的邊上,出現了一道光團。

我心中一喜,這便是鬼經中所說的尋鬼之法。

那抹光團,便是一道陰靈。

世人對於鬼魅的認知,往往囿於熒幕上的猙獰形象,青麵獠牙,陰森可怖。

然而,真正的陰靈世界,卻並非全然如此。

尋常鬼物,不過是些失去意識的靈魂,在塵世間漫無目的地徘徊,形如我眼前的這道光團。

這些平凡的鬼物,若與人類偶遇,大多相安無事。

但體弱多病者,如年邁的老者、稚嫩的孩童,或許會感到不適,甚至引發發燒、疾病等症狀。

以前鄉村中的老人,皆會些許驅邪之術。

誰若不慎撞邪,便取一碗白米,輕輕按壓於額前,緩緩旋轉,便能解煞驅邪。

此舉並非愚昧的封建迷信,而是蘊含著咱華夏老祖宗的智慧。

米,乃萬民賴以生存之糧,蘊含著濃厚的陽氣,它能將陰靈所帶的絲絲煞氣、陰氣,悄然吸納其中。

煞氣既除,病症自然隨之消散。

世間萬物,皆有其理。

那些看似神秘的驅邪之法,實則是對自然規律的巧妙運用。

咱們的老祖宗以敬畏之心,探尋著與未知世界的相處之道,讓古老的智慧在時光的長河中靜靜流淌、熠熠生輝,這是那些洋人們永遠理解不了的。

看著那抹光團,也不知道這是山下村子裏的哪位叔伯爺奶。

我不會收這樣的鬼物,今日來隻是為了驗證覓魂蝶之法而已。

而且這種尋常陰靈也不需要我特別處理,基本自己轉悠幾日就會乖乖入地府輪回。

正當我轉頭準備回道觀之時,身後的墳地那邊卻傳來一道聲響!

“小……小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