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廣告片主要宣傳的是酒和小商品,數量不多並且製作簡單,後來隨著現代商品經濟的大發展和市場化程度的提高,廣告片廣泛用於各種商品宣傳,不但數量越來越多,製作也越來越精美。
最早的動畫片
《奇怪的臉》是世界上首部動畫片。它是1906年由美國紐約比塔格拉夫公司委托詹姆斯·斯圖瓦特·布拉克頓拍攝的。在這部電影中,底稿漫畫有8000張。布拉克頓采用由畫家出場作畫,然後讓畫突然動起來的手法完成拍攝。影片中大部分是些簡單的動作,譬如,男人的眼睛骨碌碌地轉著,狗推著輪子轉著。
據有關資料記載:世界上第一部天然色動畫電影是1916年美國紐約布雷伊·皮克丘亞茲公司拍攝的《托馬斯·卡特首次登台》;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動畫故事片是1918年8月15日在美國公演的《魯西塔尼亞號的沉沒》;世界上最早的有聲動畫片電影是1928年由沃特·迪斯尼公司攝製的《汽船維利》。
海報溯源
海報並非現代才流行的公告形式,早在古埃及時代就有了。考古學家發現,在埃及廢墟殘存的牆上、樁子上都有壁畫的存在,這種壁畫意味著公告當地百姓將有某種事情發生,這可稱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海報。
到了羅馬時代,海報的運用更為普遍。每當競技場上要進行比賽、決鬥的時候,各處都會先張貼海報加以宣傳。印刷術發明之後,海報的形式更靈活多樣,不僅可用以張貼,而且可以人工分發。1796年平版印刷術的麵世後,海報加上了各種色彩與圖案,更具藝術魅力。
為什麼叫“海報”?據說,早先戲院的觀眾座位稱“池子”,舞台稱“海子”,演員正式登台演戲叫“下海”。因此,張貼在戲院門口報告戲名的紅紙,也就叫“海報”了。
電視的發明
電視不是某一個人的發明創造,而是一大群位於不同曆史時期和國度的人們智慧的共同結晶。早在十九世紀時,人們就開始討論和探索將圖像轉變成電子信號的方法。在1900年,“television”一詞就已經出現。
人們通常把1925年10月2日蘇格蘭人約翰·洛吉·貝爾德(John Logie Baird)在倫敦的一次實驗中“掃描”出木偶的圖像看做是電視誕生的標誌,他被稱做“電視之父”。但是,這種看法是有爭議的。因為,也是在那一年,美國人斯福羅金(Vladimir Zworykin)在西屋公司(Westinghouse)向他的老板展示了他的電視係統。
盡管時間相同,但約翰·洛吉·貝爾德(John Logie Baird)與斯福羅金(Vladimir Zworykin)的電視係統是有著很大差別的。史上將約翰·洛吉·貝爾德(John Logie Baird)的電視係統稱作機械式電視,而斯福羅金的係統則被稱為電子式電視。這種差別主要是因為傳輸和接收原理的不同,但是“電視”卻由此誕生了。
肥皂劇
肥皂劇(英語:soap opera)是從英語傳至中文的外來詞彙,通常指一出連續很長時間的、虛構的電視劇節目,每周安排為多集連續播出,因此又稱係列電視連續劇(但“連續劇”一詞可以泛指一切劇情連續的電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