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成
作者簡介 王維成,主任醫師,寧夏衛生信息中心主任兼衛生廳醫改辦主任。
2013年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製改革的意見》出台近五年,自治區已建立了比較完善的公共衛生服務體係、醫療服務體係、醫療保障體係和藥品供應保障體係,但與人民群眾的期盼仍有較大的差距。目前,以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堅持衛生改革發展方向不動搖,客觀分析自治區衛生改革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和麵臨的挑戰,選擇適合全區衛生改革發展的戰略措施,在重點難點問題上實現新突破,統籌推進醫療保障、醫療服務、公共衛生、藥品供應和監管體製五個領域的綜合改革,對當前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衛生改革發展現狀
(一)衛生機構
全區現有醫療衛生機構(不含村衛生室)1705個,其中,醫院141個(公立醫院74個,非公立醫院67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470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84個,其他機構(采供血、急救中心等)10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衛生院245個(其中中心衛生院45個),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147個(107個具有獨立法人地位),門診部、衛生所、醫務室1078個。城鄉居民均可在步行15分鍾時間內到達醫療機構。
(二)醫院床位
全區醫療衛生機構床位27393張,其中,各級醫院23509張(占85.82%),基層醫療衛生機構2855張(占10.42%),專業公共衛生機構929張(占3.39%)。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4.23張,在全國處於中上位置。
(三)衛生人員
全區衛生人員總數40309人(不含鄉村醫生和衛生員),其中,衛生技術人員34265人,其他衛生技術人員1640人,管理人員1619人,工勤技能人員2785人。衛生技術人員中,執業(助理)醫師13011人(其中,執業醫師11518),注冊護士12504人。每千人口衛生技術人員5.29人,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2.01人,每千人口注冊護士1.93人,均處在全國中上位置。
(四)醫療服務
全區醫療衛生機構年診療人次3155萬人次(城鄉居民每年人均就診4.8次)。其中,各級醫院1410.5萬人次(占44.71%),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605.9萬人次(占50.90%),專業衛生機構138.2萬人次(占4.38%),其他機構0.4萬人次(占0.01%)。全區醫療衛生機構入院人數81.9萬人,其中,醫院71.9萬人(占87.79%),基層醫療衛生機構5.9萬人(占7.20%)。綜合醫院醫生人均每日承擔診療6.89人次,醫生人均每日承擔住院2.99床日。醫院病床使用率92.16%,其中公立醫院96.41%,民營醫院57.41%。醫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為10.37日。
(五)門診和住院醫療費用
全區各級醫院門診病人次均醫藥費用143.04元,住院病人人均醫藥費用5610.68元。醫院門診藥費占49.58%,醫院住院藥費占41.52%。全區基層醫療機構門急診病人次均醫藥費用17.59元,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21.78元,鄉鎮衛生院29.20元;住院次均費用885.37元,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1942.53元,鄉鎮衛生院862.99元。
(六)健康指標
全區嬰兒死亡率9.78‰;孕產婦死亡率(包括流動人口孕產婦死亡)27.47/10萬;人口平均期望壽命73.38歲,男性和女性分別為71.31歲和75.71歲。
二、衛生改革發展成效
(一)基本藥物製度全麵建立
組織開展以自治區為單位的藥品統一招標、統一價格、統一配送模式。從推行藥品“三統一”政策到將藥品“三統一”政策與國家基本藥物製度科學銜接,實行以自治區為單位網上集中統一招標采購,中標價較國家最高限價降低51.2%。編製了全區各級醫療機構基本藥物目錄,全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29家縣級醫院全麵啟動實施了藥品零差價銷售,藥品價格總降幅達到40.71%,醫用耗材價格平均降幅達到42.71%,建立了覆蓋全區城鄉的藥品供應保障體係。
(二)農村基層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全覆蓋
爭取中央投資3500萬元,新建和改擴建35個鄉鎮衛生院。連續兩年將全區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列入自治區政府民生計劃,實現了全區2474個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全覆蓋,並連續三年培養了3019名大專村醫。
(三)初步實現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
全麵實施10類43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免疫規劃鞏固了100%全覆蓋的成果,完成一類疫苗接種234萬劑次,二類疫苗接種28萬劑次。傳染病疫情下降,強化了全區28個艾滋病檢測哨點的管理,對符合條件的124例患者提供了免費抗病毒治療。結核病控製DOTS覆蓋率100%得到鞏固,活動性肺結核登記患病率下降7%。碘缺乏病防製相繼實現了以自治區、縣為單位消除,包蟲病防治做到了所有病人免費治療。慢性病防控領域不斷拓展,積極開展癲癇防治、兒童口腔綜合幹預、腫瘤登記及癌症早診早治、死因監測等項目。
(四)創新支付製度提高衛生效益改革試點取得經驗
在國外專家團隊支持下,連續四年在鹽池和海原縣率先開展了“創新支付製度提高衛生效益”改革試點。在試點基礎上,已將創新支付製度改革推廣到吳忠市和中衛市,通過在基層醫療機構實行門診包幹預付和在縣級醫療機構實行住院包幹預付製,利用經濟激勵機製,引導基本醫療服務下沉基層,有效降低了醫療成本,減輕了群眾的就醫負擔,提高了基層醫療衛生綜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