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稿住筆,思緒萬千。自1980年參加北京社會學講習班開始,我就渴望主編一本像樣的社會學入門教材。20多年過去了,我先後參編了費孝通先生主編的《社會學概論》(試講本),劉豪興教授主編的《社會學概論》(全國自考教材,2003年修訂版),並於1988年主編了一本初級水平的《社會學》(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回首20多年的社會學教學生涯,深感一本好教材對學生的價值,更感編寫一本好教材的艱難。
我以為,作為一本社會學專業的入門教材,至少應該具有五個方麵的品質:1.代表性,或者說,教材內容應該代表或反映前人和他人的研究成果。2.前沿性,即教材所述的基本觀點和基本理論能夠代表本學科的最新研究水平。3.普遍性,即教材所述的基本觀點和基本理論能為同行專家公認。4.本土性,即教材應該具有中國特色,而不應該照抄照搬西方模式。5.引導性,即教材內容應該有利於引導學生讀原著、學經典,培養專業素質。
鑒於上述考慮,本教材是我的一次全新探索和嚐試。書中若有可圈可點之處,全仗前輩社會學家為我們留下的經典之功和同仁學友的不懈努力。書中的不當之處,既望讀者批評,又望讀者海涵。對於臨近退休的我來說,隻有結束,沒有開始。迄今為止,我教了24年社會學概論課,出版本教材,既是對我1988年版《社會學概論》的新修,也是對我20多年社會學概論教學的一個小結和交待。
社會學能在武漢大學立足並能有較大的發展,全仗一些具有遠見卓識的校係領導鼎立襄助、學者同仁卓絕努力。值此出版之機,我首先要向多年來一直支持、關懷武漢大學社會學發展的校係老領導劉道玉、陶德麟、傅建民、裴淑娟、鄭永廷、孟憲宏、程振江、夏斌致以誠摯的謝意!同時還要感謝係內外一貫支持和幫助我的老師、同事和朋友,更要感謝現任院係各位領導,特別是劉祖雲、周長城、朱炳祥、羅教講、向德平等教授,沒有他們對社會學的理解、支持和兢兢業業,就不會有武漢大學社會學的新發展。
本教材是集體研究和撰寫的教學成果,由武漢大學教務部資助。本教材的出版,還要感謝武漢大學出版社的大力支持。
本教材共有18章,邀請參與研究和撰寫的主要成員分工如下:汪洋(1)、張宏(2、3、6)、劉莫鮮(4、5)、華平(8、10、12)、曾亞林(11、13)、張蕾(14、15、17)、陳群(18),其餘章節由周運清撰寫。
周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