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了“心理胚胎”之理念。大意是,隻要媽媽的子宮提供合適環境,受精卵就可以按照基因密碼自行從一個簡單的細胞成長為複雜健全的人類個體,不需要任何人去設計或指導這個過程。給教育的啟迪是,隻要環境適宜,美好的品德和性格會在孩子身上自然形成,道德說教對於品德和性格的形成並沒有幫助。
借助這一理念,我們可以延伸到課堂教學。課堂教學的氛圍,正是學生自然成長的“心理胚胎”,教師創設合適的能夠讓學生的成長基因自然成長的環境,則必能促使學生人人能成功。這豈不是新課改的教育理念中指出的“關注每一個人,讓每一位個體都能有所發展”之最佳環境。這裏的發展的前提是有好的“心理胚胎”,而這個“心理胚胎”的創設者就是教師。教師的備課,教師的牽引,教師的點撥,教師的設疑,教師與學生適時的互動,教師對學生的點頭肯許式的評價,甚至是教師的體態語言,教師的無為,等等,都是屬於創設“心理胚胎”的範疇。
悉心看課堂,這種“心理胚胎”式的自然成長狀態確實存在。如某老師的課上,老師在黑板上將26個字母分組起頭,讓學生按組為單位寫出以首字母為構件的單詞。大家爭先恐後上台補白,前麵的沒補全,後麵的直追上去補寫。當老師放英文歌曲時,大家會和著節拍自覺跟唱。某體育課上,老師示範前滾翻的要領後,大家蠢蠢欲動,在笑聲中一個又一個嚐試。當某某同學翻出一個漂亮得體規範的動作時,大家給以最熱烈的掌聲。某老師的英文課上,學生開展分組改編課文對話練習準備時,大家極盡思維之能事。在上台的演出過程中,有的磕磕碰碰,但最後一路以真實的狀態闖關時,大家給以欣賞的掌聲表示祝賀。
這些動作選項都是必然的,有一次,我對一同聽課的教研員春霞說起,她說這種自發的教學狀態是可貴而難得的。我想,這種氛圍,大致就是“心理胚胎”理念的最佳寫照了。
而教師的責任,就在於發揮最大的能動性,創設這樣的“心理胚胎”氛圍,而盡量減少在教育行為中的“斧鑿”痕跡。因為,如嬰兒在母體中一樣,孩子們更需要的是自然的生命成長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