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人就是這樣。
李生倒又顯得一直在耐心地等待。直到他31歲那年,隻是不知可否真正的滿意了。但願。
13.附
篇外篇其實還有許多,比如少清母親與少江母親是否有關聯、少江的兒子滿兒的故事。隻是這些事都是鮮為人知的,說起來也說不全麵,如今知道的隻有這些故事也當真離奇、當真令人感動罷了。
最後附上一首詩吧,便與篇外無關了:
一句詩一人或無題
綠珠碧玉自無瑕,清清愛意山無涯。
江湖河川流不盡,藍瑩玉石光澤達。
三從四德或笑柄,五載管家心暗狹。
應當爭先卻手段,心許偉願本領乏。
強中恨有夫人縱,繁華歎盡看芳華。
篇外篇 完
寫在後麵的注釋
寫在後麵的注釋,不看也罷。
這一部《侯門爭鬥似海流》寫了好長時間,曆經了好幾個階段,現在終於告一段落了,起初將名稱定為《侯門似海》,最終定名稱時,突然想將作品名字改為現在的這個,也就改了。
在給這部作品的人物取名字時,倒是有些水到渠成。芳華的名字是突然想到的,綠珠的名字是因為“侯門似海”典故而得,藍瑩是因綠珠的名字而相應地取的,其他人的名字大多也各有來曆或別有含義,還需要大家在文中去細細體會或遐想吧。
無論怎麼寫似乎都無法避開我個人的用詞習慣,寫詩時,似乎沒有那麼明顯地區分開幾個人的性格而去寫,比如那句“碧玉晶透若繁星”,我想將“繁星”換做別的詞,以彰顯綠珠的性格,卻一直沒有想到合適的。還有那句“秋風颯颯秋意濃,晚霞楓葉連天虹。”倒是我做夢時想到的,很有意思。
初稿全文完成時,正好是我的生日那天,淩晨,半夜,我完稿了,好興奮。可誰知道,後續工作居然又做了那麼多。
對於這部作品我是一遍遍地改,逐字逐句地修改,斟酌好多語句都會想好長時間。比如:有一章的題目我由”難以揣測”改為“雪中又霜”,後又改為了“由表及裏”;由預定的16萬字(40章)改到18萬字(45章),再加上篇外就有19萬字了;還有《一日百年》那一章的那首詩也曾想過這樣寫:一年恍惚過百年,百年之事竟相連。相連悲傷傷不盡,不盡愛恨在一年。說明一點:原版中的“恨纏綿”是指“恨或說感歎有些事還在心中纏綿,難以抹去”。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版本。而一些細節故事也是本來有很多版本最終定才下來其中一個的。
由於想交代一下杏兒的情況,於是決定寫了篇外,起初叫做“番外”,後覺得想加一些中國風氣氛,所以改為了“篇外篇”也叫“篇外”。
需要說明的是,最後篇外裏最後那首詩,“五載”是大概所指。
我對每個人的人生解讀還很淺,在書中寫的也隻是人物的某一重要方麵,也是自己很真誠的認知而已,至於文中方家夫人的性格、少江的性格等也就是純屬憑空想象了。
對於接下來的作品有很多構思,也暫定了幾部作品,希望大家支持!寫作讓我很充實。
願:安好,幸福!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