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八章 希望之光(2 / 2)

他表麵上十分平靜,可內心卻在思潮起伏,暗波湧動。他之所以激動,是因為想通了九陽真經中那句他一直都想不通的話。

“陰為裏,陽為表,以陰導陽,陰主內而陽表外,至於陰逆陽正,以逆帶正,功成後打通任督二脈,進而龍虎交泰,陰陽交融,陰陽互轉,陰陽相濟,生出無窮變化,端是奧妙無比。”

看完這本《經脈論》後,再結合這幾天隱約感覺到自己體內有一股陰性內力,終於明白了這段話。衛壁大喜,起身興奮道:“原來如此,原來如此,難怪失去功力後體內會有寒氣產生,恢複功力有戲了。”臉上洋溢著笑容,恨不得將這個消息告訴全世界。

經脈是人體內氣血運行的通路。經脈可分為正經和奇經兩類。正經有十二,即手足三陰經和手足三陽經,合稱“十二經脈”,是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奇經有八條,即督、任、衝、帶、陰蹺、陽蹺、陰維、陽維,合稱“奇經八脈”,有統率、聯絡和調節十二經脈的作用。

十二經別,是從十二經脈別出的經脈,主要是加強十二經脈中相為表裏的兩經之間的聯係,還由於它通達某些正經未循行到的器官與形體部位,因而能補正經之不足。

衛壁身上寒氣的起因便是這十二經別。

十二經別多從四肢肘膝上下的正經別出(離),經過軀幹深入體腔與相關的髒腑聯係(入),在再淺出於體表上行頭項部(出),在頭項部,陽經經別合於本經的經脈,陰經經別合於相表裏的陽經經脈(合),故有“六合”之稱。

與十二經脈互為表裏,相連而不相通,除非是打通任督二脈內力大增,再打通其中的穴道。經脈中的穴道並不是全然封閉的,而是有一個非常小的通道供血氣通過,內力也可以通過,但極其緩慢,可有可無。練功打通經脈的過程便是拓寬穴道的過程。

武林中練功可分為外功和內功,內功練的是經脈,外功練的是肌肉,內功隨著年齡增長而日益深厚,老了也會深化,隻是速度越來越慢而已,外功會隨著年齡的老化而衰退,區別雖大,但殊途同歸,隻是用氣的方式不同而已。

內功便是道家所說的煉精化氣,人體通過食物攝入產生精力,然後精力每時每刻都會化為血氣,在經脈中流轉,練氣的過程便是將這些血氣化為己用,發展壯大。經脈遍布全身,人體內各個器官或陰或陽,所化的血氣也有陰有陽。所謂孤陽不生,孤陰不長,人體陰陽平衡,一旦打破這種平衡便會引起人體機能病變,經脈將全身器官連成一體,陰陽調和,要是經脈稍有阻塞便會陰陽失調,進而生病,穴道不通,疾病不好。

人生有形,不離陰陽,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

“治病必求於本”,這個“本”,就是陰陽二字。

所謂氣血便是中醫的陰陽,氣似火般有形無質,血似水般有形有質,自然符合陰陽的水火征兆的定義:“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征兆也;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故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衛壁所練的九陽神功乃是至剛至陽的內功,所提煉的氣血僅僅是陽性之氣,那陰性之氣哪去了?人體陰陽平衡,武林中大部分的內功心法都是中性內力,隻有少數心法是偏向陰陽一方的,隻是無論是偏向陰還是陽,這種內力對身體都是有害無益,壽命較之其他武林中人要短很多,玄冥二老兩人就是因為練了玄冥神掌而人不像人鬼不像鬼。

九陽神功乃是天下第一內功心法,怎麼可能有這麼大的隱患?衛壁的陰性氣血並沒有被當成雜質逼出體內,而是陰陽分離,陰性內力在十二經別中隱藏起來,人體根本就感應不了,而陽性內力則在十二經脈中運行,為己所用。

想通此節,衛壁再也忍不住了,這是一個機會,控製十二經別中陰性內力的機會,此時他內力全無,感應不到十二經脈,不受陽性內力的影響,正是感應十二經別的絕佳機會。

在這十多天之中,韋一笑全力關照衛壁的病情,朱長嶺等等到處為他找尋靈丹妙藥,甚麼百年以上的野山人參、成形首烏、雪山茯苓等珍奇靈物,也不知給他服了多少,身體越來越暖和。

看完《經脈論》後,衛壁當然明白其中的道理,失去內力後他體內陽氣頓時,陰氣充沛,故而陰寒,經過十多天的調養,體內的精力化為血氣,有了一絲陽氣,當然會有所改善。

看到了恢複功力的曙光,放下手中的書,衛壁立刻盤坐在床榻上進入空明狀態,驗證心中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