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愛麗絲漫遊奇境記(1)(1 / 2)

19世紀英國荒誕文學的一個高峰

入選理由

以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力,用純正、簡樸、清新、自然的語言,將愛麗絲夢幻故事中的各個角色惟妙惟肖地描繪了出來。一百多年來,該書傳遍了世界各地,無數次被改編成戲劇、電影、電視劇、啞劇、動畫片等藝術形式,是世界上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兒童小說之一。

背景搜索

查爾斯道格森是牛津大學的一位導師兼數學講師,寫過很多談歐氏(歐基裏德)幾何和邏輯的作品;一輩子單身,做事有條不紊、講求精確、各種習慣都十分拘泥。但他卻寫出了《愛麗絲漫遊奇境記》這本書。

查爾斯,1832年1月27日出生於一個曆代有人在教會服職的北方鄉村世家。其父是牧師,在達爾斯伯瑞任職,後來當上克羅福教區長和裏奇蒙副主教。他的曾祖父當過主教。他們家人口眾多,有七女四男,小查爾斯是第三個小孩,也是最大的兒子。

小時候他有一大群小女孩當玩伴。他一生喜歡逗小女孩開心,大概是來自童年這種狀況吧,使我們有《愛麗絲漫遊奇境記》可讀,也多虧了這點。

他小時候就喜歡戲劇,愛製做懸絲木偶,並為它們寫劇本,他也愛編寫和插繪手稿雜誌。小時候他沒上學,由博學的父親教導他,12歲那年前往裏奇蒙文法學校就讀,在數學方麵顯示出非凡的能力。一年半之後他升進魯格拜男校,他是那種不受歡迎的人物,聰明用功領過好多獎。1851年1月24日他到牛津大學的基督教學院就讀。他天生害羞,又口吃,在同學之間沒交到多少朋友,但功課方麵表現極佳。1852年聖誕前夕被提名領“學者獎學金”,他若繼續擔任神職,隻要不結婚,就能一直領下去。他至死都是基督教學院學者。

他感興趣的科目是數學。1854年他得到數學獎,次年開始就這個科目教導學生,然後成為數學講師兼基督教學院的教員。此後他的住處和收入就穩定下來,直到1861年他才擔任教會執事,終其一生沒當上神父。

除了數學能力和邏輯頭腦,他還有高超的藝術鑒賞力。他終身喜愛素描--畫的大多是人物。他對戲劇非常熱衷,喜歡讀詩,也寫了不少韻文,大多數幽默感十足。除了寫文章,他最大的嗜好是攝影--當時攝影才剛剛開始萌芽,照相的人必須自己準備感光版,隨身帶一大堆設備,非常累人。

他跟小孩子--尤其是小女孩為伍,非常快樂。大多數男童令他厭煩。他跟成人在一起雖然很害羞,在小女孩群中卻變得親切愉快,心靈滑稽好玩的一麵自然流露,能注意到她們單純的喜悅,加以應和。

1855年李德爾博士成為基督教學院的新院長,道格森漸漸認識他的家人--小男孩哈瑞和洛琳納、愛麗絲及艾迪絲三個小女孩。他想為他們拍照,可是他們的母親似乎很討厭他,不肯讓他拍。他不理會她的態度,跟孩子們交上了朋友。他常說故事給他們聽,把自己刊行在牛津期刊“學院詩韻”上的滑稽詩拿給他們看。孩子們的女家教有時候會帶他們到他住的“湯姆方院”來喝茶。

1862年7月4日,三個小女孩在女家教帶領下來訪,跟道格森和另一位神職人員--三一學院研究生羅賓森?杜克活斯一起出門,提著野餐籃到佛裏橋,搭船上溯艾西斯河遊覽,一個了不起的日子不知不覺來臨了。大家一路劃船,道格森開始對掌舵的愛麗絲說了一個漫無章法的故事。他設法想出創新的起頭,把女主角送下一個兔子洞,完全不知道往後會遭遇什麼事。到了勾德史陀附近,他們在岸上一座圓錐形幹草堆休息,道格森繼續講故事。一行人回到院長公館,愛麗絲要求他把故事寫下來給她看,他幾乎通宵熬夜,盡量把他記得的故事內容寫下來。8月6日他再帶三個小女孩重遊勾德史陀,這回由基督教學院的資深學者A?G.佛農?哈科特作陪,在他們的堅持下被迫繼續說出《愛麗絲漫遊地底》的故事。

由於母親的反對,此後愛麗絲?李德爾愈來愈少跟道格森見麵,1864年終於完全終止了。可是1862年11月碰麵時,她提醒他當初的承諾,於是1863年2月他把筆記的修訂本寫完,接著開始為愛麗絲畫插圖。此時他決定刊行這個故事。他把刊印的版本加到原來兩倍左右的長度,請《噴趣》雜誌的畫家約翰?坦尼爾負責插畫。

原來的名字《愛麗絲漫遊地底》聽來太像礦坑方麵的教科書,幾經思考他改名叫《愛麗絲漫遊奇境記》。至於的名字嘛,他覺得道格森這個姓氏太平淡,於是將名字中的查爾斯?魯特威吉順序顛倒再重新組合成魯易斯?卡羅爾這個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