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結構

一朵完整的花包括了6個基本部分,即花梗、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其中花梗與花托相當於枝的部分,其餘四部分相當於枝上的變態葉,常合稱為花部。一朵四部俱全的花稱為完全花,缺少其中的任一部分則稱為不完全花。

花的類型

花以各部分具備與否分為完全花和不完全花,花萼、花冠、雄蕊群和雌蕊群都具備的花稱完全花,如油菜、棉、桃、番茄等的花。不完全花:缺少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中的任何一部分或幾部分的花稱不完全花,如桑、南瓜、柳等的花。以花的對稱性分為輻射對稱花、兩側對稱花和不對稱花,輻射對稱花通過花的中心,可做出2個以上對稱麵的,又稱整齊花,如棉、桃、茄等的花。兩側對稱花通過花的中心,隻能作出2個對稱麵的,又稱不整齊花,如蠶豆、三色堇、水稻等的花。不對稱花通過花的中心,不能作出對稱麵的花,如美人蕉的花。根據花部排列方式分為被子植物的花,以各部分螺旋狀排列的為原始,如玉蘭、毛茛的花,其花的某些部分不但沒有定數,而且是螺旋狀排列的。較進化的,例如,大多數被子植物花的各部分,不僅有定數而且為輪狀排列。

植物的葉子

在自然界中,植物提供了各種動物的必須生活來源,葉子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是孕育生命的基礎,各種植物的葉子形態多種多樣,但它們都是由葉片、葉柄和葉托(托葉)構成的。完整含有葉片、葉柄和葉托的葉子稱完全葉。有些植物的葉子沒有葉托,還有的葉子沒有葉柄,也有個別植物的葉子沒有葉片。

低等植物包括哪些

地球上現存的近50萬種植物可以分為原核植物、藻類植物、黏菌、真菌、苔蘚植物、蕨類植物和種子植物幾大類,不同類群的植物在形態結構上存在明顯的區別。細菌和藍藻是植物界中最低等的和最簡單的類群,也是植物發展史中最早出現的類群,都屬於原核植物。藻類植物是低等的真核植物,大都生活在海水或淡水中,根據藻體的形態、細胞的結構、所含色素的種類、儲藏物質的類別以及生殖方式和生活史類型等,藻類植物又分成許多不同類群,包括綠藻、紅藻和褐藻等。黏菌是兼有動物和植物特性的一類真核生物,其營養構造、活動和攝食方式與原生動物中的變形蟲相似,在繁殖時營固著生活,並產生具纖維素細胞壁的孢子。真菌屬真核異樣生物,真菌的細胞內不含葉綠素,也沒有質體,營寄生或腐生生活。絕大多數真菌的植物體由菌絲構成,並且在它們的生活史中,隻有核相交替,而沒有世代交替。

木本花卉都有哪些

木本花卉的莖是木質化的,樹體主幹明顯,生長年限及壽命較長,如櫻花、茶花等,木本花卉是指植物體的莖、枝木質化的多年生花卉。一般栽種數年後,可連年開花,是園林綠化和風景區綠化布置的主要材料。花卉的莖,木質部發達,稱木質莖。具有木質的花卉,叫做木本花卉。木本花卉主要包括喬木、灌木、藤本三種類型。

水生植物和陸生植物的區別

水生植物的葉綠素與陸生植物相仿,但不同深度差異很大,細胞的滲透壓也不一樣。陸生植物主要以種子植物和蕨類植物為主,而不包括藻類和苔蘚類,它們耐水性很大。水中水分充足,但缺乏氧氣和二氧化碳,大部分的水生植物無根毛,甚至有些水生植物沒有根,水生植物的根主要功能是固著,不像陸生植物一樣必須以表皮來減少水分的散失,因此表皮變得較薄,有的甚至沒有角質層,便於溶解在水中的氣體進入體中。水生植物細胞間隙較大,葉、莖、或根內部多具氣室,或在體外長有氣囊狀的構造以增加浮力,所以能在水中漂浮。在水中缺乏空氣的環境之下,氣室也發生了絕妙的功能,當淺水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所釋放的氧氣將暫存在氣室中,以供呼吸作用時所需,而呼吸作用所產生的二氧化碳也會存在氣室中,以供光合作用之所需。水中的陽光不如陸上充足,為充分利用陽光,有些水生植物在葉的表皮細胞內就含有葉綠素,而陸生植物隻有在葉肉部分才有葉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