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偉長一回到祖國,就來到母校——清華大學。在國民黨統治下的舊北平,他這個教授幾乎要靠借債來維持生活,可他還是幾次拒絕了美國方麵要他重新回去的聘請。
全國解放後,錢偉長曾任清華大學教務長、副校長,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副所長等職務。他是中國科學院數理化學部及技術科學部委員,中國力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中文信息研究會理事長,後任上海工業大學校長,全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副主席。他還是波蘭科學院院士,美國數學學會及美國航空工程學會會員。
錢三強是著名的核物理學家。我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始人。
1937年,24歲的錢三強懷著振興祖國的願望,前往法國留學,踏上了研究核物理的征途。
來到法國,進了巴黎大學鐳學研究所。做了約裏奧居裏夫婦的學生。兩位老師對深受壓迫的中國人民十分同情,不僅交給他打開知識寶庫的金鑰匙,同時還教給他做人的道理。錢三強身在異國他鄉,一方麵努力學習和進行研究工作,另一方麵熱情關心和積極支持國內人民的正義事業。
國外有優越的研究條件,加上錢三強超凡的才華,個人事業的成功指日可待,但隨著中國解放戰爭的節節勝利,錢三強越來越思念自己的祖國,越來越強烈地感到應該為未來光明中國的原子能科學的發展盡自己的一份力量。在旅法黨支部的支持下,錢三強準備及早回國。臨行,居裏夫婦交給錢三強一份雙雙簽名的鑒定書,其中寫道:“……我們可以毫不誇大地說,近十年來,在我們領導下的這一代科學人員中,錢三強是最優秀者。”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錢三強積極參加中國科學院和中國科學院學部及我國原子能科學研究基地的組建,曆任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計劃局副局長、局長,中國科學院學術秘書處秘書長,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浙江大學校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副主任等。
錢三強熱愛祖國,艱辛開拓,畢生致力於祖國的科學技術事業,特別是為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立和“兩彈”的研製,為中國科學院及中國科學院學部的建立和發展,為培養、吸引人才,為國際學術交流,作出了卓越貢獻。
舉辦校園科學節活動
一、操練目的
科學技術的進步,將在根本上決定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進程,是關係民族振興的大事。為了實現我國跨世紀的宏偉戰略目標,需要使經濟建設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舉辦校園科學節活動,目的在於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勇於創造的科學精神,使學生自覺投身到科教興國、科技報國中來。
二、組織方法
第一,學校要將該活動作為一項常抓不懈的工作,可一個學年舉行一次,每次曆時二個星期。教師在平常的講課當中,要有意識地涉及到學科學、用科學的知識,使學生從科學技術轉化為勞動成果的實例中感受到科技的威力。
第二,組織準備。要求學生一以貫之地堅持收集古今中外的科技發明成果、科學家故事,並鼓勵學生動手搞“小發明”創作。
第三,活動組織。分三輪:第一輪,學生現身說法介紹科技發明成果、科學家的光輝事跡,展覽自己的“小發明”。第二輪,邀請在學科競賽、科技發明等方麵獲獎的同齡人座談,使學生通過比較找差距。第三輪,以年級為單位舉行科技方麵的智力競賽。
第四,組織學生學習有關科學精神的論述,參觀我國科學技術的最新成就,邀請知名科學家舉辦講座。
第五,開展主題辯論賽。以班為單位分正方、反方開展廣泛的辯論,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第六,總結評比。學校分團體、個人評比、頒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