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合理的飲食結構(2)(1 / 3)

纖維素的主要功能在於促進腸胃蠕動,使身體中的廢料渣子可以順利排出,並使腸胃保持清潔。如果人體缺少了纖維素,腸胃的功能就會弱化,就容易發生便秘。近年來,科學家發現:纖維素和癌症尤其是腸胃的癌症之間有著必然聯係。一般來說:患腸癌的人往往平時多吃精米白麵、糖、肉、蛋、奶等較為精細的食物,而很少吃粗糧、蔬菜、水果等含纖維素較多的食物。這是青少年應該注意和汲取的教訓之一。過多的吃高蛋白和動物脂肪以及精米細麵會使腸胃中的厭氧菌增加,而厭氧菌代謝的有毒物質是致癌因子,如果這些致癌因子經常刺激腸胃,就會致癌。因此青少年尤其要多吃一些含纖維素的食品,使身體一直處於正常的代謝狀態。另外,據科學家分析:如果在青少年時期,過多的吃精米白麵等食品,而不注意搭配一些含纖維素的食品,在成年和老年時,就極其容易得動脈硬化、冠心病等。因為纖維素會降低膽固醇,對膽堿和脂肪的排除很有效果,甚至對一些微量元素的代謝也有很大的影響。所以青少年的飲食中一定要增加纖維素的含量。

二、給身體足夠的水

水是萬物之源泉,也是人生的基石。人可以幾天不吃飯,但不能不喝水,沒有水,就沒有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同樣,青少年的成長也和水息息相關。

在人的身體中,其中有70%的成分都是水,含水量最多的地方是各種液體,如:血液、淋巴液、腦脊液等地方的含水量都在90%以上,尤其是腦脊液幾乎百分之百都是水,其他地方,諸如:內髒、皮膚、腦子等都含有許多水,就連骨骼裏麵也含有不少水。

水的功用可是大得很,它可以幫助身體對食物進行消化和吸收,把食物所需要的營養素輸送到身體各個部位中去。它還可以通過大、小便把食物中的廢物排泄出去。一天一個人一般要排出去大約3公斤水。這也就要求人們每天能夠補給大約3公斤左右的水。水可以調節體溫,使身體的體溫保持一定的濕度和溫度,使肌肉和皮膚處於柔軟狀態,使關節潤滑。

人體中含有大量的水,但這些水分是從哪裏來的?我們除了平時在飯菜中得到一部分的水分之外,大部分的水是依靠喝水而得到的,還有一部分是依靠蛋白質、脂肪、糖在身體中氧化而得到的。一個人一天大約需要2000~3000毫升水。青少年活動量大,尤其是一些愛動的青少年,每天更需要補充大量的水,除了能夠從喝水中補給之外,還要盡可能地補充大量的粥,尤其在氣候幹燥的地區或者天氣裏,更應當多吃粥,多喝湯。

三、保證孩子的均衡營養

現代許多家長都希望能把孩子的飲食平衡搞上去,但又抱怨沒有時間。山東省的一名家長曾經寫了一篇文章《我為孩子均衡營養》,該文詳細描述了這位做醫生的家長如何在工薪不高,而工作繁忙的情況下為孩子的飲食結構的合理化精益求精、細心倍至的勞作的。他在文中寫到:我每天都在盡最大努力讓孩子吃飽和吃好。早晨:一般讓孩子吃1~2兩麵食,如油炸饅頭、幹麵條等,一個雞蛋,(雞蛋經常變著花樣做,以免孩子吃膩了),外加適量的小菜,再讓孩子喝一杯牛奶和一些糖水。中午:肉類加青菜,青菜一般選用綠色青菜。再加一個湯。中午時間緊,可以切點火腿。有時,在時間來不及的情況下,青菜跟不上去,就讓孩子吃點水果做補充。甚至還讓孩子補充一些維生素C。晚上一般時間比較充分,經常為孩子做些愛吃的水餃、餛飩、包子等,這些都是全營養食品,包含碳水化合物、蔬菜和肉。為了給孩子補充營養,每周安排兩次吃含蛋白質和鈣、磷、碘類的營養豐富的魚、蝦、蟹等海產品。

在飲食上,我們始終堅持一個原則,既不讓孩子多吃,也不讓孩子少吃,更不讓孩子偏食,同時又讓孩子少吃零食。另外,我們還根據季節和氣候的變化及時為孩子增加營養素,如在炎熱的夏季,陰雨連天,數日不見陽光,我們就給孩子服用一些魚肝油,以補充因陽光不足而造成的維生素D的缺乏。

在每年的4~5月份,是青少年成長的最快的季節,我們就在這時加大給孩子的營養含量。如增加動物肝髒、海魚、豬肉、雞蛋和新鮮水果等。由於我們對孩子的飲食的重視,孩子的身高、體重和發育的各種方麵都處於正常狀態,並且很少有病。

這既是一位家長的自述,又是他注意孩子各種膳食中的營養元素的合理搭配的實證。這一實例有力地說明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既與家長的關注有極大的關係,又同自身的營養配備有密切的聯係。

為了更好地確保青少年的飲食結構符合各種營養的要求,家長可以把孩子一周以來每餐的吃飯的種類和飯量詳細地記錄下來,如大米飯一碗,青菜100克,肉類60克等。並把這種記錄繪成一目了然的表格。再請醫生計算出孩子一天的進食量,然後根據食品的營養成分表,計算出孩子一天的攝入的各種營養元素的熱能,蛋白質、維生素和無機鹽的含量,並與青少年的年齡段應有的營養量進行比較,得出客觀的結論。以此為藍本,安排好每天的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