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書道:董卓把何進的兵馬收到部下,跟李儒商議廢少帝立陳留王,李儒讓董卓次日在溫明園宴請百官,不聽的就斬。第二天,董卓依計在溫明園大宴百官。待人到齊,他才帶劍入席。數巡酒後,董卓就說明他要廢掉少帝,立陳留王為帝。百官無人敢作聲,隻有荊州刺史丁原站出來,怒斥董卓為篡位逆賊。董卓拔劍要殺丁原,李儒卻見丁原身後立一將軍,器宇軒昂,威風凜凜,手持方天畫戟,怒目而視,慌忙勸下董卓。丁原上馬離去,董卓又問百官,盧植也站出斥責董卓篡位。董卓要殺盧植,因盧植聲望高,眾官相勸,董卓隻好不了了之。董卓問李儒,持戟者是什麼人。李儒說:“他是丁原的義子,姓呂名布字奉先。”董卓本不願招降呂布,蓋因自身臃腫醜麵,呂奉先氣宇軒昂,實乃可笑之極。
次日,丁原領兵到城外向董卓挑戰,董卓與李儒率兵迎敵。呂布拍馬挺戟殺來,董卓不敵,慌忙逃走。
呂布,當世猛將也!古語雲: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後漢書》有雲:呂布字奉先,五原九原人也。以弓馬驍武給並州。刺史丁原為騎都尉,屯河內,以布為主簿,甚見親侍。靈帝崩,原受何進召,將兵詣洛陽,為執金吾。
並州,那是猛將雲集之地,自古涼並出虎將豈是擅言?以弓馬驍武給並州,可窺伺一斑。
前有呂布呂奉先一馬當頭,掌中方天畫戟亂舞,恍若奪命戰神,霎時間,十萬涼州****均不敢妄動。
丁原揮軍掩殺,董卓敗退三十裏。此時,董卓方知呂布之能,心中暗暗為幾千戰亡的涼州軍士心疼,連忙召集部下商議,如何能收呂布。
這李肅也是一員儒將,而並非後世《三國演義》中那般小人姿態,李肅,五原人。永漢三年四月,司徒王允、尚書仆射士孫瑞、卓將呂布共謀誅卓。是時,天子有疾新愈,大會未央殿。布使同郡騎都尉肅等,將親兵十餘人,偽著衛士服守掖門。布懷詔書。卓至,肅等格卓。卓驚呼布所在。布曰“有詔”,遂殺卓,夷三族。後卓女婿中郎將牛輔典兵別屯陝,分遣校尉李傕、郭汜、張濟略陳留、潁川諸縣。卓死,呂布使李肅至陝,欲以詔命誅輔。輔等逆與肅戰,肅敗走弘農,布誅肅。想想也對,一個小人,以呂布狂傲自大的性格怎麼可能正臉相看?曾有言:左有義兒呂布,布騎赤兔馬,身披金鎧,頭帶獬豸冠,使丈二方天戟,上麵掛黃幡豹尾,步奔過騎,為左將軍。右邊有漢李廣之後李肅,帶銀頭盔,身披銀鎖甲白袍,使一條丈五倒須悟鉤槍,叉弓帶箭。用文者有大夫李儒,用武者有呂布,李肅,三人輔佐董卓。李肅居然可以和呂布李儒同為董卓臂膀,僅此一點,就說明李儒絕非廢柴小人。左有義兒呂布,布騎赤兔馬,身披金鎧,頭帶獬豸冠,使丈二方天戟,上麵掛黃幡豹尾,步奔過騎,為左將軍。右邊有漢李廣之後李肅,帶銀頭盔,身披銀鎖甲白袍,使一條丈五倒須悟鉤槍,叉弓帶箭。用文者有大夫李儒,用武者有呂布,李肅,三人輔佐董卓。
李儒對著虎賁中郎將李肅使了一個眼色,李肅心領神會,身穿鎧甲走到中間,對著董卓拱手說:“末將和呂布是同鄉,深知他有勇無謀,見利忘義,主公有一匹日行千裏的赤兔馬,再拿出些珠寶,由我送給他,他必反丁原,投奔主公。”董卓又問李儒,李儒早就心有洞悉,口中說著他自己認為得呂布可得天下,不必可惜一匹馬。董卓大寬嘴咬咬牙,想著今日威猛非凡的呂布戰神之姿,答應下來,又拿出黃金一千兩,明珠數十顆,玉帶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