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術——距離是愛情最好的保鮮劑

列夫?托爾斯泰曾經說過:“過分了解或者過分不了解,同樣妨礙彼此的接近。”這句話用在愛情上非常合適。“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人世間再美好的事物,習以為常了,不但不覺得美好,有時反而會生出厭倦和反感來。

一個國王愛上了一個美麗的女人,可是那個女人卻愛上了一個奴隸。國王很痛苦,他曾想過要把那個奴隸殺掉,可是又怕那個女人恨他,最後他隻好求助於大法師。大法師讓國王把那對男女關在一個小房子裏,讓他們天天守在一起。開始他們每天還濃情蜜意,可是後來兩人越來越討厭對方,並試圖離開對方。半年後國王把他們放了出來,兩個人沒有看對方一眼,就趕快奔向兩個相反的方向了。

這個故事就充分證明了愛情會因為沒有距離而失去。因此,生活中要想讓愛情經久彌新,就應該保持適當的距離。

美是依靠距離來塑造的。“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時間的距離會培育美的感覺。“小別勝新婚”也說明適當的距離會使夫妻間感情更加的好。如果夫妻天天在一起,那麼他們之間就會因為各自沒有留給對方和自己獨自的距離,而產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所以,我們都應該互相留下適當的距離,這樣才會使我們的愛情更加的牢固,也會留下美好的想念。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在戀愛中的人看不清彼此的相貌。這句話確有一定的道理,戀人之間即便是最瑣碎的最細微的東西都會給對方很多的遐想並會使之大放光彩。因為什麼呢?因為他們還不曾彼此靠近。

年輕人在熱戀之中,會被對方強烈的吸引,哪怕是一個小小的動作也能激發對方超常的激情,她說過的每一句話、每一次微笑、每一個眼神,甚至走過的每一條小路似乎都與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使得癡迷的你有著如夢如幻的情意纏綿和無限的暢想。當他(你)們遙遙相望時,一切的一切都那麼的美好,那麼的令人陶醉。

可是,當激情過後,兩個人真正彼此的走近,這種美好就會一天天一點點離他們遠去,最後竟不知去了哪裏。是人們之間沒有愛了嗎?

其實,愛本身沒有變,變的隻是一個人的心情。在戀人之間,留出一點“情感空間”,允許對方在心靈的深處,有一片屬於自己的領地。所以,為了你和他的愛地久天長,請保留一點不為人知的“真實”,請保持一定的距離。

每個人都需要一個小小的空間,留給自己自由地思想,自在地呼吸。熱戀時的親密無間雖然會帶來激情,但激情過後卻往往是疲倦,是難耐的窒息。久而久之,浪漫逐漸為太真實的現實所替代,無怪乎很多人都說真正的愛情隻能夠維持18個月,這並不是人類本性的背叛,實在是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一個自由自在的空間來無拘無束地釋放自己。

距離產生美。戀人之間互相尊重,保持一定距離,乃至故意營造一點朦朧色彩,顯然是必要的。即使是親近的人之間,也需要適當地保持一段距離。

一位廚師長告訴他手下的廚師們一個秘密,一個菜,份量應該不多不少,少了客人意見大,下回不來了;多了呢,成本高,更要命的是,再好的萊,吃多了也會膩,廚師的金字招牌就這麼不明不白地砸了。多少才合適?應該是在客人意猶未盡的時候,盤子光了,這樣,下回人家還點這個菜。

這個小故事用於愛情也同樣合適。不即不離,若即若離,不遠不近,恰到好處。這樣既可以避免摩擦,又可以給彼此以安全感。

愛情的距離其實並不一定是物理上的距離,更多的是心理上的距離。保持心理距離就是讓雙方保持各自個性上的閃光點。讓雙方各自保留心中的一塊自由活動綠地,不要時時刻刻親密無間一覽無餘,而要讓對方有獨立的人格、獨特的個性和適度自由的生活圈。

有位哲人說過,很多事物之所以美麗,是因為我們與之存在著適當的距離。比如,去動物園看老虎,如果貼得太近、太親密了,就會很恐怖、很危險,老虎的爪子會抓傷你,如果後退幾步,隔著籠子再看老虎,你就會感到老虎是威武雄壯、色彩斑斕、富有陽剛之氣的“獸中之王”。再如,在高山上觀賞風光,你會生出“江山如此多嬌”的慨歎和讚美;而一旦靠得太近,你就會被一葉障目、不見天日了。

有這麼一句話:隔著距離看,朦朧便是美,距離太近了,連瑕疵都看清了就不美了。生活中又何嚐不是這樣呢?適當保持點距離,讓大家不要靠得太近,這樣彼此對對方都是一種利大於弊的事,何樂而不為呢?

但這個距離可要把握好火候,火大了就燙到了,火小了就沒有任何的效果。把握好彼此之間的距離,對於雙方的感情都是一個促進,告訴他更生氣的事,誰又願意去多此一舉呢?

欣賞術——學會欣賞你的愛人

結婚前,人們總是覺得自己的戀人是十全十美,哪怕是非常明顯的缺點也視而不見。然而結婚後,卻漸漸容不得愛人的短處,哪怕是一點微不足道的缺點。

愛人真的變了嗎?其實沒有,恐怕真正變了的還是人們的心情。在婚後朝夕相處的歲月中,人們忘了去欣賞領略愛人的風采,而是以挑剔的眼光去看待他們的短處。

愛,是不能沒有欣賞的,夫妻間隻有相互欣賞,感情才會綿長久遠。

凡是相互欣賞的夫妻,他們便能相互包容,在磨擦和矛盾麵前,能一笑泯滅恩怨。

有一位農村婦女,辛苦了一天以後,在她的男人麵前放了一大堆牧草。當男人憤怒地問她是否發瘋的時候,她卻回答說:“我怎麼曉得你們會注意到吃的是什麼東西?我已經為你們煮了20年的飯,一直就沒有聽到你們說過什麼感謝的話,好讓我知道你們不是在吃牧草!”

對家人表示由衷的讚美,是維係家庭幸福的不二法門。一個不懂得對家人表示讚賞的人,必然會引起家人的反感,因為他沒有對家人付出應有的愛與尊重。

欣賞能給人以信心,能讓對方充滿自信地麵對生活。愛情之所以能有如此巨大的魔力,就是因為兩個人互相欣賞對方,欣賞對方的優點,甚至欣賞對方的缺點。在愛人眼裏,對方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一個人被人認為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可以想像他是何等興奮,所以心中有愛情的人對待生活總是積極、樂觀的,充滿自信的。

一對年輕人在公共汽車上恣意地說說笑笑,讓全車的人為之“側目”,不是因為他們的大聲喧嘩,而是因為他們是一對特殊的戀人:男的英俊瀟灑,女的似乎經曆過一場無情的大火,那張臉可以讓人很自然地聯想到火中的掙紮與無奈,以及那種被灼燒的慘痛。然而那女的很快樂地唱著歌,她的嗓音很好,男的很用心地傾聽,沉浸在她動聽的歌聲裏,視全車人的側目若無物。

他懂得欣賞他的愛人,這於他們之間的真愛得以維係是多麼的至關重要。試想,自女孩遭遇不幸之後,他們一同麵對了人世間的多少風雨,可能沒有人能確切地說得清,更是旁人所無法體會到的。也許她曾悲觀絕望,也許她曾勸他離開,可如今她卻能如此坦然地與他麵對,與世俗麵對。如果他沒有學會欣賞他的愛人,而是為他愛人的醜陋容貌而感到羞恥,那他能在各種異樣的目光中泰然自若嗎?

在這個戀愛自由、婚姻自由的年代,人們在選擇愛人時有了更大的自主空間,選擇自己所愛而又愛自己的人,終是一種幸福。但當今社會的浮華與虛榮也織就了一張網,比如金錢,比如美貌,比如職業,比如家底等等。於是一些人困惑得不知道自己追求的是什麼,需要的是什麼,在曾經的所愛與現今的虛榮難以兼得的兩難選擇中,他們往往會選擇後者。

你是否真正學會欣賞你愛著、愛過和將要去愛的人,愛不是你倆攜手出門時他人羨慕的目光,不是一塊你可以踩著它就能往上爬以摘取功名利祿的墊腳石,也不盡是朝朝暮暮卿卿我我的浪漫。愛就是兩人心靈相通、悲歡與共的默契與扶攜;它是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情懷;它是一日三餐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平淡樸素;它也像鞋一樣,是否華美、尊貴,那是別人看的,是否舒服,卻隻有你自己才能體會。

世界是由男人和女人組成的,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相聚是緣分,相戀是情分,而相守一生是情和緣組合體的結果,學會欣賞你的愛人,才能得到比愛更多的幸福。我想,所謂婚姻,所謂愛,隻有懂得欣賞別人,才能懂得愛的真諦。

眼淚術——用眼淚攻下對方的心

眼淚術,其實就是一種示弱的做事方略。我們要辦成一件事,在很多的時候就需要向人示弱,因為堅強似鐵是難以打動人心的。而流淚正是情感最真切的表現。要想打動人心,就不要吝惜眼淚。隻要我們哭得巧妙,哭得適時,哭得情真意切,我們就能在淚水中贏得勝利。

汽車巨頭亨利?福特公司的貿易業務很忙。他們的桌子上總是堆滿了各種催賬單,福特每次都是大概看一眼後,就把賬單扔在桌子上,對經理說;“你們看著辦吧,我也不知道該先付誰的好!”但是有一次,他從一大堆的催賬單中抽出一張對財務經理說:“馬上付給他!”

這是一張傳真來的賬單,除了列明貨物標的、價格、金額外,在大麵積空白處還畫著一個頭像,頭像正在滴著眼淚。“看看,人家都流淚了,”福特說,“以最快的方式付給他吧!”

一張圖畫的淚臉就有如此效力,可見眼淚的威力實在不可小瞧。

每個人都是具有同情心,仁慈心的,當你用自己坎坷遭遇的愁容和淒涼悲愴的眼淚麵對他人時,就可以撥動對方的感情之弦,即使是鐵石心腸的人,也會網開一麵,答應你的要求。

拿破侖的妻子約瑟芬一向水性楊花,當拿破侖在意大利和埃及戰場浴血搏鬥時,新婚不久的她卻與一個叫夏爾的中尉偷情。她原以為拿破侖會戰死沙場。1799年10月,當拿破侖從埃及回到法國受到人們熱烈歡迎的消息傳到巴黎時,約瑟芬驚呆了。此時的拿破侖已成為了歐洲最知名的人物,前程無量。這時,約瑟芬開始為自己的惡劣行為感到後悔了。於是她不辭辛苦,坐著馬車,長途跋涉,去法國南部的裏昂迎接拿破侖,可當她好不容易到達裏昂時,拿破侖已從另一條路走了,並與家人會合了。拿破侖對妻子的不貞早有耳聞,隻是不怎麼相信。當地確信約瑟芬對他不忠時,他暴跳如雷,下定決心與她離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