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調寄臨江仙

中華大陸的晉王朝在立國300餘年以後,內憂外患,積重難返。一時天下大亂,群雄並起。華夏曆345年,晉煬帝陳燦飲鳩於長安紫金閣萬年殿,華夏曆史上首次統一中華大陸的輝煌王朝終於滅亡了。

戰火經十餘年,華夏曆361年,天下格局初定。以長河為界,黃河九曲以西,為夏國轄地;黃河九曲以東,直至東海,為遼國轄地。長江以南,西南為蜀國轄地,東南為康國轄地。中華大陸進入了有名的“四國時代”。

東南第一山,山名九華。據說詩仙吳太白三次遊曆此山,見山靈水秀、九峰如蓮花,寫下了“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江掛綠水,秀出九芙蓉”的美妙詩句,後人便削其舊號,易九子山為九華山。

暮春時節,樹木已經深綠,早過了賞花看景的好時光,遊人漸少。但卻有一輛馬車徐馳進青色的群山之中。

三十六名騎士護著一輛馬車沿著一條隱密的山道緩緩前進。山道旁,不斷的有守衛出現,在驗過了手續之後放行。約走了兩個時辰,那些人已經行進數裏,終於到了山道的盡頭。山道盡頭有一亭,懸匾曰“鵬變亭”。騎士盡皆下馬,分列成隊形,在周圍警戒。為首的那個披著紅色大氅的騎士將風帽摘去,露出一張剛毅彪悍的麵孔,翻身下馬,走近馬車,恭敬行禮道,“大帥,已到了。”

掀開車簾攙下一個老人來。這老人麵容清臒,布鞋白襪,穿著件藍布長衫,風采也沒有什麼特異處,隻不過一雙眼睛卻是炯炯有光,令人不敢逼視。有誰會想到,這就是康國的兵馬大元帥,號稱“華夏戰神”的陸千尋呢。

陸千尋看著鵬變亭旁的幾棵樹木,這是當初建鵬變亭時種下的。恍然十年過去,樹猶如此,人何以堪?心中雖然感歎,臉上卻看不出任何異樣。他笑著對那個騎士首領說,“秦雄呀,你可知道這鵬變亭的來曆麼?”秦雄刷地正個軍姿,肅聲道,“稟大帥,末將隻知鵬變亭三字為定遠侯所題,其餘就不知了。”陸千尋轉過身來,指著山對麵的景觀,但見奇峰疊起,怪石嶙峋。陸千尋指著遠處那塊象大鵬展翅的怪石,道,“天台峰西‘大鵬聽經石’,傳說有大鵬聽地藏菩薩誦經而感化成石。”

這時一陣爽朗的笑聲響起來,卻是一個相貌儒雅斯文,氣度雍容的錦衣中年人,率著四名衛士自山中小徑行上來。

那中年人道,“大帥好興致!”陸千尋淡然一笑,道,“柴侯爺,我現在是無官一身輕,正好到你這寶地來養老啦。”柴侯爺道,“大帥說笑了。”將陸千尋請到亭中坐下。

早知陸大帥要來,亭中已經專門布置過。地上鋪著華美舒適的地毯,中央一張石刻的方桌,四麵用錦緞蒙住,還有幾張樣式古樸的木椅。雖然陳設簡單,可是每一件都是精美非常,透出這裏的主人不同於流俗的氣度。

熱氣騰騰的茶水端上來。陸千尋低頭抿了一口,道,“今日不談國事,老規矩,先戰一盤再說。”柴侯爺一笑,這陸大帥還是嗜棋如命呀。舉手輕拍了兩下,衛士端出一盤玉製圍棋。

兩人皆是此道高手,又是棋逢對手,一招一式,黑來白往,渾不知時間之流逝。柴侯與陸帥多次交手,知道陸帥中盤糾殺功夫過人,故刻意避其鋒銳,選擇了平分秋色的開局。豈知陸帥一改往日糾殺之作風,不再見子貼子,而是投黑子於星位,呈現古代罕見的“五連星”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