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學的研究內容是十分豐富的,不同的研究內容就構成了不同的分支學科。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圖書館學也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其研究內容也在不斷地擴大,新的研究內容就會逐漸形成新的分支學科。由於社會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與進步,人們對它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並不斷更新,圖書館學的研究領域也就會逐步拓寬,促使新的分支學科的產生。這些分支學科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有著特殊的內在關係將它們聯係在一起,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即圖書館學體係。圖書館學體係結構是反映圖書館學研究狀況和學科成熟程度的。在20世紀裏,我國圖書館學體係結構的建構,經過近百年幾代人的努力,已取得可喜的成就,從無到有,從不全麵到比較全麵,從不成熟到比較成熟。它大致經曆了兩個階段:從20世紀初到20世紀40年代末,是初步形成階段。此時的圖書館學的體係結構單一、層次簡單,以李景新、俞爽迷所提出的圖書館學體係結構基本上反映這一時期的狀況。第二階段:從20世紀50年代至今,為成長、發展和比較成熟的階段。在第一階段的基礎上,研究內容不斷拓展,認識不斷深化。當前,一個比較全麵、比較成熟、多層次的,包括普通圖書館學、專門圖書館學、應用圖書館學、比較圖書館學、邊緣圖書館學五大門類,以及若幹分支學科和低層次學科的圖書館學體係結構已經形成。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更加完善的圖書館學體係將會出現。
一、圖書館學的研究內容
圖書館學的研究內容十分豐富。為了更好地認識和研究這些內容,一般都將其內容按一定的標準劃分為若幹大類,每個大類再分為若幹小類。這樣,大類就形成了一級分支學科,小類就形成二級分支學科。如果小類再分的話,就形成三級分支學科了。由於人們認識上的差異和所使用的劃分標準不同,具體劃分方法也不同,其結果也就不一樣了。一般有:一是二分法,將圖書館學分為普通圖書館學和專門圖書館學或者理論圖書館學和應用圖書館學。二是三分法,將圖書館學分為理論圖書館學、技術圖書館學和應用圖書館學。三是四分法,將圖書館學分為基礎圖書館學、應用圖書館學、類別圖書館學和邊緣圖書館學或者普通圖書館學、專門圖書館學、應用圖書館學和比較圖書館學。另外,對目錄學和文獻學的處理有兩種:一是仍然把目錄學和文獻學看成獨立的與圖書館學平行的學科,二是把它們歸並到圖書館學體係中,作為圖書館學的分支學科。我們讚成第一種做法。也許還有其他劃分方法,將來也可能出現更多劃分方法。這些劃分方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我們認為,圖書館學的一級分支學不宜太粗,否則容易造成遺漏;也不宜太細,否則容易造成二、三級分支學科交叉。
根據以上分析和圖書館學的研究內容,並根據圖書館學研究內容性質、範圍和敘述的方便等因素,我們將其分為以下五個部分:
(一)普通圖書館學
普通圖書館學是研究圖書館學基礎理論、圖書館事業建設的基本問題、圖書館工作一般原理和特點及其規律的圖書館學。其內容包括:研究圖書館學的一般理論、圖書館的性質與職能、圖書館事業建設原理和組織及管理體製、圖書館網絡化的理論與實踐、圖書館工作規律和過程及其特點、圖書館的地位與作用、圖書館學教育、圖書館現代化與未來、圖書館學學科建設規劃、圖書館事業史和圖書館學發展史等。
(二)專門圖書館學
專門圖書館學是專門分別研究圖書館的各種類型及其特點的圖書館學。其內容包括:國家圖書館、公共圖書館、學校圖書館、科學專業圖書館、少年兒童圖書館、軍人圖書館、工會圖書館、盲人圖書館及其他圖書館的工作原理、特點、任務以及特殊的性質、職能、組織形式、管理體製及發展趨勢等。其中,國家圖書館、省級以上公共圖書館、高等學校圖書館、科學專業圖書館是專門圖書館學研究的重點。
(三)應用圖書館學
應用圖書館學一般是指研究圖書館工作的環節、程序、方法和技術的圖書館學。其內容是:藏書建設、館藏文獻整理和加工、文獻典藏、圖書館目錄數據、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圖書館科學管理、圖書館工作現代化、圖書館建設與設備、圖書館產業化研究等。
(四)比較圖書館學
比較圖書館學是指對地區、國家、地域之間的圖書館及圖書館事業,從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思想和曆史出發,從多方麵進行分析比較,找出它們之間的共同點和差異點,並對這些差異點作出解釋,從而得出發展圖書館、圖書館事業的準則。比較圖書館學是從20世紀50年逐步形成的圖書館學分支學科,研究內容比較廣泛,它以探索國內外圖書館事業的協作為主要目標,以調查研究為主要方法。其主要研究類型有以下四種:第一,國內研究。這種研究,主要是對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內圖書館、地區的圖書館之間進行多方麵地分析比較所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