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五個方麵,是構成圖書館活動整體性的基礎。在管理過程中,要注意處理整體與局部,物力與人力,定量分析與人的主觀能動性等各個方麵的關係。
2.關聯性
圖書館係統中的各個環節、各個層次都是相互關聯、互為因果的。因此,在解決問題時要十分注意事物的因果關係。
3.均衡性
圖書館係統在運動過程中,不僅要取得與外部環境的平衡,而且要取得動態的內部平衡。所謂圖書館與外部環境的平衡,即要求圖書館的全部活動目的都要與一定社會的政治、經濟、科學及文化教育的發展相適應,從而滿足多層次的社會需要。所謂圖書館內部的均衡,即要求各個子係統的目標必須服從圖書館係統的總目標,保證圖書館與外部環境均衡的實現。
整體性、關聯性、均衡性共同構成了現代圖書館科學管理的特征。圖書館科學管理必須從全局出發,而不是從局部出發;解決管理過程中的問題應顧及圖書館係統內各環節、各層次之間的固有聯係。
(二)圖書館科學管理的基本要求
1.管理思想和手段現代化
管理思想現代化,就是要排除因循守舊、行政管理和經驗管理等落後管理思想,要有開拓創新精神,接受和采納現代管理思想,以適應信息化、網絡化的要求。管理手段現代化,一是要實行計算機管理;二是要積極采用現代化的管理措施。
圖書館管理現代化有五個標誌:一是管理思想現代化;二是管理體製和管理組織現代化;三是管理手段現代化;四是管理方式現代化;五是管理人才現代化。
2.管理規範化
所謂規範化,就是要有完善的規章條例和業務標準。所以,圖書館管理的規章條例化和業務技術標準化是構成規範化的兩大內容。規章條例是管理的依據,圖書館沒有一套科學的規章條例就無法組織各項業務工作。業務技術標準化是管理的重要手段,沒有統一的業務技術標準,就談不上科學管理。
3.勞動組織合理化
以最經濟的人力取得最佳的工作效果,是圖書館合理的勞動組織所要達到的主要目標。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必須:①根據本館的性質和具體任務,以節約人力、方便管理、減少層次、提高效率為原則,合理設立業務機構。②根據本館收藏的文獻類型和讀者需要的特點,科學地劃分工序和工作範圍。③建立崗位責任製。所謂崗位責任製,就是規定明確的職責範圍,讓每一個部門和每一個工作人員都承擔起應負的責任,做到各負其責,各盡其力。嚴格的責任製是提高工作質量的重要保證。
4.業務工作計量化
數據分析是科學管理的一種手段。要進行數據分析,就必須建立係統的統計製度。有了完整係統的統計數據,才能分析出數與質的關係。在圖書館的科學管理中,有了統計數據,就心明眼亮;沒有真實可靠的統計數據,就無法進行數據加工,當然也就很難為改善管理提供準確的依據。
5.工作人員專業化
培養一支合格的專業化隊伍,是實現科學管理的必要措施。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專業化包括兩個方麵,一是必須具備圖書館學、情報學的基本知識和圖書情報工作的基本技能,另一方麵向文獻工作專門化的方向發展。這就是要求圖書館工作人員在熟悉圖書館業務的基礎上,在某一學科知識的範圍內,以文獻作為研究對象,深入學習該學科知識,熟悉該學科的各種文獻,能夠擔負起該學科專題文獻和情報服務工作。
(三)圖書館學管理的基本原則
1.集中管理
集中管理包括兩個方麵的內容:一是指圖書館事業建設要實行集中統一的管理,以便協調全國各係統、各地區圖書館的工作,有目的地規劃全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組織全國性的圖書館網;二是指圖書館業務技術工作的集中管理,即實行圖書館業務技術工作的標準化,其中包括統一分類、統一編目等等。
2.民主管理
所謂民主管理,就是吸收圖書館工作人員和讀者代表參加圖書館的管理工作。圖書館可建立在黨領導下的有館員和讀者代表參加的民主管理組織。建立這個組織的目的是促進圖書館的科學管理,它在圖書館管理中起著參謀作用。其任務是:(1)對圖書館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議和改進意見;
(2)督促工作計劃的執行;
(3)對專業人員的安排和使用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