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人聽完這話,手中的動作慢了下來。身為八仙,掙死人錢,自然見識過不少科學無法解釋的東西,也懂其中的“規矩”。
出殯時,未到墓穴,壽棺是不能落地的。這其中有個說法,壽棺入葬,其實就是死者靈魂輪回轉世,墓穴,相當於死者轉世的中轉站,不可缺少。壽棺落地,接地氣,死者靈魂會誤以為到達墓穴,可以轉世。而一旦靈魂走出壽棺發現自己被騙,則會怨氣橫生,遷怒於在世家屬。甚至,抬棺的八仙也會受牽連。輕則生病,重則丟命。
他們懂,手中的動作也隻是做做樣子。為首的張苟臉露難色,應道;“張大能,理我們都懂。但是,你也看見,缸裏的死者不太老實,怕已經心生怨氣,想著拉個人墊背。我們八仙也難,雖說拿人錢財,替人消災,但那點錢和自己的命比起來哪個重要,我們還是懂的。”
這話一出,連我這個涉世未深的純潔少年都聽明白了,三字,錢太少!
身為主家的趙建斌又怎能沒聽明白,當即上前賠個笑臉,說道;“各位仙,等我爹順利入葬,工錢定增加一倍。”
張苟聽完這話,臉上露出抹難以察覺的笑容,還裝作難為情的應著;“大侄子,你這就見外,都鄉裏鄉親的,就是白幹我們也得幫忙不是,畢竟,死者為大嘛。”
“應該的,應該的……”趙建斌連忙應道,生怕幾人不高興。
“再不快點,過了吉時沒下葬,你們就等著下去陪老頭子一起客套。”一旁,張大能適時提醒。
張苟八人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也不敢再怠慢,齊聲喊個號子後,兩兩搭肩扛起陶缸就走。畢竟,掙死人錢,得知道分寸,否則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隊伍再次出發,這次,主家的那些個膽小親屬全都躲得遠遠的。這下,出殯隊伍分成了兩隊,一前一後,都默默走著。偶爾,響起幾聲悲滄的號子。
很快,隊伍穿過零零散散的房屋來到村頭。張苟看向張大能,張大能自然懂,唱個喏;“停。”
這時,主家兩個膽大的親屬上前,手中拿著兩條老式木凳放到陶缸下麵,張苟八人便將陶缸放在木凳上。
“親人跪拜。”張大能再唱個喏。
走前麵的趙建斌放下手中的遺像跪倒陶缸前麵,在張大能的指揮下,分別對著陶缸俯首作輯拜三次,敬酒三次,上香三次。(取三根折斷的五厘米長左右的祭香祭拜三次)
“起,行!”
“嗚呼……”
看他做完,張大能吆喝一嗓子,八仙喊個號子,隊伍繼續前行。穿過村頭那條凹凸不平的泥土路,很快來到我們村的祖山腳下。九十年代,在我們這邊,幾乎每個村子都有選定一座祖山,用來安葬村裏逝去的親人。就算到現在,依舊保留著。
到了山腳,隊伍再次停下,並按先前的儀式再進行一起“親人跪拜”。
兩次停下跪拜,在喪葬中是有講究的。一來是為了死者親屬在死者停留在世間的最後一段時間裏,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孝心和眷戀之情;二來,也是為了讓八仙休息會,能時刻保持充沛精力和注意力將壽棺安全送到墓穴。
二次跪拜完畢,隊伍再次前進上山。山路先前已經由八仙做了粗略的鋪設,且兩旁突出的樹枝雜草也被清理,倒也算開闊平坦。隊伍沒費多大力氣,便來到墓穴處。
墓穴位於山腳往上十米左右,是片小平地。朝東向,放眼望去,正好能看到不遠處兩座小山朝這邊對齊。墓穴兩邊五米範圍內也沒大樹,隻有些低矮的灌木叢。後麵是個小小凸起的土包。整個墓穴範圍雖然處於山腳樹木叢中,但空氣流通卻良好。
都說風水,我雖然不太懂,但也感覺這地方通透,待著舒服,想必也是個風水好地。
墓穴倒是不大,一平米上下,深度倒是有些。此時,墓穴裏已經曬了許多白嫩大米。按理說,下葬前一般都是殺雞放血,放米的我還是頭次見。後來我才知道,這是缸葬禮儀中的一環,又叫驅魔。大意就是米能遮住魔鬼等贓物的雙眼,讓死者獲得安息。當然,也有另一說法說米是用來防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