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要穩重不要輕浮。人如果心浮氣躁,靜不下心來做事,不僅一事無成,反而會鑄成大錯。成功之路,艱辛漫長而又曲折,隻有穩步前進才能堅持到終點,贏得成功;如果一開始就浮躁,那麼,你最多隻能走到一半的路程,然後就會累倒在地。

穩重是指沉靜莊重,不輕浮;處事謹慎而踏實,沉著而有分寸。輕浮是指輕率浮躁;言語舉止隨便,不莊重。

做事要穩重不要輕浮。人如果心浮氣躁,靜不下心來做事,不僅一事無成,反而會鑄成大錯。

有位大學教授深有感觸地說:“現在不少大學生已很難平靜地聽完老師和家長的話,難以堅持看完一本名著或欣賞完一首名曲;他們堅持不了聽完最後一堂課,他們對基礎理論課的學習不感興趣。”這些學生忘記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道理,他們希望立竿就能見到影,他們甚至渴望科學家們能發明“知識注射液”,在數秒鍾內使自己成為天才……這一切都源於浮躁驅動,源於年輕人急於求成、渴望結果的超常迫切心態。長此以往,很容易形成一種病態的人格。一個人為什麼會精神失常?恐怕至今沒有人知道全部的答案。據醫學專家和心理學家的觀點,大多數情況很可能是由於浮躁或憂慮造成的。那些焦慮和煩躁不安的人,多半不能適應現實的世界,而跟周圍的環境脫離了所有的關係,退縮到自己的夢想世界,以此來解脫自己心中的憂慮。所以成大事者首先應克服的就是自己的浮躁情緒。

一個人必須修身養性,培養自己的浩然之氣、容人之量,保持自己的高遠誌向。同時要抑製急躁的脾氣、暴躁的性格。做事要戒急躁,人一急躁則必然心浮,心浮就無法深入到事物的內部中去仔細研究和探討事物發展的規律,無法認清事物的本質。氣躁心浮,辦事不穩,差錯自然會多。

老子認為,做事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這樣才能有所成就。因此他反對浮躁,認為浮躁之人難以成事。對於成功抱有一種急切的心情,會導致一種浮躁心態,這樣反而會阻礙你的成功,因為無論任何事的完成都需要一個過程。盡管眼下就業形勢並不讓人樂觀,但還是有不少人對此缺乏應有的心理準備,有的人甚至認為月工資低於2000元的工作不值得去做。但令人憂慮的是,雖然這些人對待遇的要求很高,可是實際工作能力卻並不出色,有的人在實習期間業績平庸,有的根本就拿不出手。這是一些人急於成功的浮躁心態在作怪。

亦有不少人辦事都想一蹴而就,特別輕浮。他們似乎忘了一點,做什麼事情都有一定的規律,都得按一定的步驟行事,欲速則不達。當目標確定,你就不能性急,而要一步一個腳印地來做,即所謂“性急吃不得熱粥”。當你控製了浮躁,你才會吃得起成功路上的苦,才會有耐心與毅力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邁進,才不會因為各種各樣的誘惑而迷失方向,才會製定一個接一個的小目標,然後一個接一個地達到它,最後走向大目標。

我國傳統文化的精要就在於以靜製動,處安勿躁。浮躁會帶來很多危害。想有所作為,而又不能馬上成功,會產生急躁情緒。無論是哪一種情況產生的急躁,其實對人對己都沒有好處。浮躁之氣生於心,行動起來就會態度簡單粗暴、徒具匹夫之勇, 幹什麼都幹不穩,最後將毫無所獲。

渴望成功者,應該切記:做事一定要穩重,決不可浮躁。成功之路,艱辛漫長而又曲折,隻有穩步前進才能堅持到終點,贏得成功。如果一開始就浮躁,那麼,你最多隻能走到一半的路程,然後就會累倒在地。

做事要穩重,不要輕浮。輕浮、急躁,對什麼事都深入不下去,往往會給工作、事業帶來損失。穩重就是要求我們遇事沉著、冷靜,多分析思考,然後再行動。

天下成大事業者,無不是專一而行,專心而攻。博大自然不錯,精深才能成事。隻有精深,才能在某一個領域中成為專門人才,其前提是必須克服浮躁的毛病。無論辦什麼事都不可能毫不費力就取得成功,急於求成,辦事浮躁、不穩重,隻能是害了自己。所以要成大事就必須戒除輕浮,穩重行事。

李嘉誠在父親去世後便輟學打工。他先是想到銀行尋找機會,因為他覺得銀行一定有錢,因為銀行是同錢打交道,它也不可能倒閉。但是進銀行的夢想沒有成功,他當了一名茶館裏的堂倌。在當堂倌的時候,他就胸懷大誌,從小事做起,一步步地向目標邁進。他給自己安排課程,以自覺養成察言觀色、見機行事的習慣。這些課程包括:時時處處揣測茶客的籍貫、年齡、職業、財富、性格,然後找機會驗證;摩顧客的消費心理,既真誠待人又投其所好。

後來他進了舅父的鍾表公司當學徒,通過偷學師藝,很快學到了鍾表的裝配及修理的有關技術。他17歲辭別舅父,開始自己的創業道路。結果他屢遭失敗,幾次陷入困境。但這個時候,他仍然不浮躁,而是踏踏實實地一步一步往前走。

l950年夏天,22歲的李嘉誠創立了長江塑料廠。由於他一貫的穩健工作作風,一條輝煌的道路,由此展開。

正當李嘉誠全力拓展歐美市場的時候,一個重大的機會出現了。一位歐洲的大批發商在看到了李嘉誠公司的產品樣品後,前去與李嘉誠聯係。這位批發商是因為李嘉誠公司的產品價格低於歐洲產品的價格而來找他的。但他通過一些渠道得知長江公司是資金私有製。為保險起見,他表示願意同李嘉誠合作,但條件是他必須有實力雄厚的公司或個人進行擔保。李嘉誠知道這位批發商的銷售網遍及歐洲,而要占領主要的市場——西歐和北歐,如果能與他取得聯係,是十分有利的。可惜,他竭盡全力都沒有找到擔保人。他與設計師一道連夜趕出9款樣品。批發商隻準備訂一種,李嘉誠則每種設計了3款。第二天他來到批發商的商店,批發商望著他因通宵未眠而紅的眼睛,欣賞地笑了,答應了談生意,在李嘉誠沒有擔保的情況下,簽了第一份購銷合同。按協議,批發商提前交付貨款,從而解決了長江公司擴大再生產的資金不足問題。長江公司很快占領了大量的歐美市場。僅1958年一年,長江公司的營業額就達1000多萬港元,純利100多萬港元。塑料花使長江實業迅速崛起,李嘉誠也成為世界“塑料花大王”。

古人雲:“心浮則氣必躁,氣躁則神難凝。”這說的是做人不踏實,做事不紮實,誌大才疏,急功近利。浮躁之氣,從淺層次看是一種情緒、一種心理狀態,從深層次看,則是一種不良行為,患得患失,貽害無窮,必須戒此頑疾。

曾有位年輕朋友在一家公司做事,當他牢騷滿腹試圖離開時,朋友告訴他,“如果你真的恨這家公司這個老板,不妨先忍耐半年,下班後不要直接回家,學好工作相關的技能,學好後再離開,豈不是對老板的更大傷害嗎?”半年之後,當問及他為什麼還沒有離去時,這位老兄笑著說,“我不走了,老板給我升職了,薪水也高了……”

“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力戒浮躁,最根本的是要堅守做人的操守和道德,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正確對待名利地位,正確看待進退流轉,淡泊處世,靜心思考,磨練意誌,砥礪誌趣,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多一份穩重,少一些輕浮。

“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能夠負重,方能擔當重任。力戒浮躁,還要大力倡導實幹精神,大興求真務實之風。工作靠實,事業靠幹。穩重做事,把事業作為你的責任,踏踏實實,穩健不移,就一定能夠贏得成功。

人生箴言

凡是成大事者,都力戒“浮躁”兩字,希望通過自己踏踏實實的行動換來成功的人生。任何一位試圖成大事的人都要消除浮躁,專心做事,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事情往往就是這樣,你越著急,你就越不會成功。因為著急會使你失去清醒的頭腦,結果在你奮鬥過程中,浮躁占據著你的思維,使你不能正確地製訂方針、策略,以穩步前進。所以,欲成大事就要穩重決不可輕浮。

要有序不要無章

做事有序化,可以幫助人們有條不紊地處理事情,而不會顯得手忙腳亂。而做事無章的人,將無法很好地料理自己的生活,也無法很好地進行學習和工作。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做事雜亂無章、沒有計劃的人,將會比其他人走得更累、更辛苦。

“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這句話的意思是,做事要像拴在大繩上的網一樣,有條理,而不紊亂。這句話告訴人們,做事一定要條理分明,要弄清楚先做什麼,後做什麼,然後,按照事物成長的固有的順序,依次去做。隻有這樣工作起來才不紊亂,事情也才能做好,達到預期的目的。如不這樣做,東一耙子,西一掃帚,工作起來雜亂無章,就做不好事,有時根本就做不成事。

做事有計劃的人才會贏得信任。做事有計劃,不僅能幫助我們有條不紊地照料自己的生活,還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學習和處理各種事情。那些取得傑出成就的人,常常都是得益於做事有計劃:

竺可楨上中學時身體瘦弱,為了強健體魄,他製訂了詳細的鍛煉計劃,並手寫了“言必信,行必果”的格言,時時提醒自己。此後,他聞雞起舞,從不間斷。自從鍛煉身體後再也沒有請過一次病假……

福井謙一上學時化學測驗總是不及格,曾因此打算放棄學業。在父親的鼓勵下,他製訂了學習計劃,從頭補起,從不及格到及格,成績扶搖直上。1981年,他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

小到身邊的點點滴滴, 大到一生的目標追求,計劃都是不可缺少的。 做事有計劃不僅是一種習慣,更反映了一種態度,它是能否把事情做好的重要因素。

培根曾經說過,敏捷而有效率地工作,就要善於安排工作的次序,分配時間和選擇要點。隻是要注意這種分配不可過於細密瑣碎,善於選擇要點就意味著節約時間,而不得要領地瞎忙等於亂放空炮。

有一個商人,在小鎮上做了十幾年的生意,到後來,他竟然失敗了。當他的一位債主跑來向他要債的時候,這位可憐的商人還在思考他失敗的原因。

商人問債主:“我為什麼會失敗呢?難道是我對顧客不熱情、不客氣嗎?”

債主說:“也許事情並沒有你想像得那麼可怕,你不是還有許多資產嗎?你完全可以再從頭做起!”

“什麼?再從頭做起?”商人有些生氣的反問道。

“是的,你應該把你目前的經營情況,列在一張資產負債表上,好好清算一下,然後再從頭做起。”那位債主好意地勸道。

“你的意思是要我把所有的資產和負債項目詳細的核算一下,列出一張表格嗎?是要我把地板、櫥櫃、桌椅、門麵、窗戶都重新洗刷、油漆一下,重新開張嗎?”商人有些納悶了。

“是的,你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按你的計劃去辦事。”債主堅定地告訴他道。

“事實上,這些事情我早在15年前就想做了,但是一直沒有去做。也許你說的對。”商人喃喃自語地道。後來,他確實按債主的主意去做了,終於在他晚年的時候,生意獲得了成功!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一個做事沒有計劃、沒有條理的人,無論從事哪一行都不可能取得成績。一個在商界頗有名氣的經紀人,曾把“做事沒有條理”列為許多公司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

事實上,對於個人來說,做事之前製定一個詳細的計劃,不僅是一種做事的習慣,更重要的是反映了他做事的態度,是能否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

許多人,在早晨起床後,有找不到襪子、辦公資料或者生活用品的現象,這便是做事缺乏計劃性和條理性的壞習慣。做事情缺乏條理、沒有計劃,是一種不良的行為習慣。如若不加以改正,往往容易給我們的一生帶來許多麻煩。

做事有序化,可以幫助人們有條不紊地處理事情,而不會顯得手忙腳亂。而做事無章的人,將無法很好地料理自己的生活,也無法很好地進行學習和工作。在走向成功的道路上,做事雜亂無章、沒有計劃的人,將會比其他人走得更累、更辛苦。

在日常生活中,不管做什麼,都要做得有條有理。

人應該保持適度的有序緊張,這是一種積極的精神狀態。這種有序壓力可以把人內在的優秀特質引發出來,迫使他們盡可能有效地運用時間。良好的管理意味著在你的工作區間內建立起一種合理的、積極的、有序的緊張關係。

一位企業家曾談起他遇到的兩種人:

有個性急的人,不管你在什麼時候遇見他,他都表現出風風火火的樣子。如果要同他談話,他隻能拿出幾分鍾的時間。時間長一點,他就會伸手把表看了再看,暗示著他的時間很緊張。他做起事來,也常為雜亂的東西所阻礙。結果,他的事務總是一團糟,他的辦公桌簡直就是一個垃圾堆。他經常很忙碌,從來沒有時間來整理自己的東西,即使有時間。他也不知道怎樣去整理和安放。

另外有一個人,與上述那個人恰恰相反。他從來不顯出忙碌的樣子,做事非常鎮靜,總是很平靜祥和。別人不論有什麼難事和他商談,他總是彬彬有禮。他每天下班前都要整理自己的辦公桌,做什麼事都是井井有條。

做事沒有條理、沒有秩序的人,無論做什麼都沒有功效可言。而有條理、有秩序的人即使才能平庸,他的事業也往往會有相當大的成就。

任何一件事,從計劃到實現的階段,總有一段所謂時機的存在,也就是需要一些時間讓它自然成熟的意思。無論計劃是如何的正確無誤,總要不慌不忙、沉穩地等待機會的到來。

假如過於急躁而不甘等待的話,經常會遭到破壞性的阻礙。因此,無論如何,我們都要有耐心,壓抑那股焦急不安的情緒。

你工作有秩序,處理事務有條理,在辦公室裏決不會浪費時間,不會擾亂自己的神誌,做事效率也極高。從這個角度來看,你的時間也一定很充足,你的事業也必能依照預定的計劃去進行。

煎魚時不時翻動魚身,會使魚變得爛碎,看起來就不覺得好吃。相反地,如果盡煎一麵,不加翻動,魚將粘住鍋底或者燒焦。最好的辦法是在適當的時候,搖動煎鍋,或用鏟子輕輕翻動,待魚全部煎熟,再起鍋。

不僅是烹調需要秘訣,做一切事都是如此。當準備工作完成後,進行實際工作時,隻需做適度的調整,應該有條不紊,順其自然地進行下去。

人的能力有限,無法超越某些限度,如果能對準備工作盡量做到仔細研究、慎重實施的地步,至少可以將能力做更大的發揮。

辦公室條理化的安排確實會影響到時間的利用。值得我們細加分析。因此,試著安排一些獨處時間(但是不能做得太過分,以免別人有重要事情時也無法接近你),並調整一下你周圍的擺設,這樣你就能在最少的幹擾或疲勞下從事你手上的事情了。

今天的世界是思想家、策劃家的世界。惟有那些做事有秩序、有條理的人,才會成功。而那種頭腦昏亂,做事沒有秩序、沒有條理的人,成功永遠都和他擦肩而過。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做事一定更要講究有條理、有計劃。比如,把家裏整理得井井有條,東西不亂放,看完的書要放回原處,衣櫃裏的衣服要分類擺放等。雖然說,這些都是細小的行為,但卻可以影響家庭成員養成做事有序的好習慣。當然,若想養成做事有序的好習慣,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耐心和恒心,還要善於抓住契機進行適時的調節。

無計劃行事的人,往往會一事無成,他們行事毫無章法可言,就像沒頭蒼蠅一樣亂撞。即使偶爾成功了,也要比其他人多走很多彎路,到最後吃虧的還是自己。

其實做人和做事一樣,都要有序化,隻有合理的安排自己將要做的事情,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雜亂無章的行事風格,定會招致失敗。即便偶爾能夠成事,那也將會維持不久,草草了事。

做事有序的習慣,從長遠來看,是要對人生有所規劃。從細節方麵來說,則是在日常生活中有規律、時間安排有計劃。而在自我意識層麵上,則是要自我管理有條理。因此說,可以通過以下幾步,有序合理的分配自己的行為:第一、發現或確定人生的主要目標;第二、著手準備實現自己的目標;第三、製訂個人職業發展短期目標,規劃個人發展的一些細節;第四、策劃如何實現短期目標;第五、將計劃付諸行動;第六、適時的修改和更新職業發展的目標。隻有這樣才能更好的贏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