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以淚請命(1 / 2)

杜青山瞥了瞥嘴,不情願的催促道:“走吧,胡巡檢,以後糧倉便是你的了。”

胡赫萬萬沒有料到李毅竟然會來這麼一手,一時沒了主意,既不敢草率隨杜青山而去,也不敢妄自再言,不禁沁出一頭冷汗,拿起茶盞掩麵,打著盤算,全當沒有聽見。

唐曉宇見他如此,安下心來想著放量糧賑災之事。李毅的苦悶頓時湧上他的心頭,朝廷十年****,百姓苦不堪言。今年的封城之舉暗藏多少玄機,還不知曉。不過決不會是為防反賊那麼簡單。

想想當今皇上的所為,荒淫無度,這次封城就更加可疑。

皇上周厚存當政十二年,大肆修建宮殿陵墓,極度奢侈享樂,貪戀酒色,為尋男女之歡,強令各州府進貢頗有姿色的處子上千人,聚在行宮當中,可憐那些女子隻被臨幸一次,便會被趕出宮去。好命的會作為皇上的賞賜,賜予大臣,將士。命不好的,又沒錢疏通,便會發配到教坊司,成為在籍的妓女,供男人享樂。

在籍妓女是社會的最底層,沒有一點權力可言。任人隨意糟蹋予取予求,一入青樓院,永世官妓身,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人嚐,遊龍戲鳳話風雅,誰人聞聽悲泣聲。

朝中律例又改,繁刑嚴誅,刑法嚴酷,賞罰不當,賦斂無度。

天下多事,吏不能紀,百姓困窮,而主不收恤。

致使奸偽並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眾,刑戮向望於道,天下震之。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內叛矣,天下苦之!

唐曉宇長籲一口氣,看了一眼被自己難住的胡鶴。胡鶴已有反心他已知道,逼著自己放糧賑災無非是想拉著自己一起造反。可是造反了,平金百姓的日子就好過了嗎?

一旦反了朝廷,無非是兩個結果。一是帶著士卒去投靠其他反王,可是自己和胡鶴帶兵一走,朝廷必會派其他官員來此上任。糧倉已空,為補其空缺,所來官員定會更加暴斂,增賦稅,加稅供,羊毛出在羊身上,怕是平金百姓逃過糧荒,卻逃不過這些催命的官差啊!要麼就隻能死守,可是平金是邊塞小城,外有布克爾族八大部落虎視眈眈,每年冬天都會來打草穀。內有泰和府監視,泰和府離此地不過二十裏地,快馬不過是兩天的路程。要是讓知府大人知道平金已反,必會派兵討伐。守著這麼一個物質匱乏的城池死守,不就是帶著百姓一起等死嗎?

平金需要什麼?平金需要的是休養生息,勤農事,興商業,壯兵士。可是自己該怎麼做,才能既救了百姓,又讓平金可以休養生息?

胡鶴抿了口茶,喝到嘴裏苦了吧唧的,糧倉這個燙手的山芋自己可不能接。要是到了自己手中直接把糧一放,還怎麼逼李毅造反呢?他要不反,和他早晚要打上一仗的,李毅這小子毛還沒長齊呢,沒什麼可怕的。可怕的是他手中的五千親兵,那五千親兵都是跟隨威武將軍李昌勝馳騁疆場的老兵。各個驍勇善戰,能夠以一當十。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和李家軍打,那可是殺敵五千,自損一萬還得有餘啦!想到這,胡鶴就覺得肉痛,現在隻能放下身段,多說些好聽的,動之以情,連逼帶騙,怎麼也得由他放糧賑災啊!

胡鶴心中有了主意,趕快放下茶盞起身,收起一臉的**氣,擺出恭敬的模樣,施禮道:“大人恕罪,我胡鶴行伍出身,是個粗人。一時情急忘了規矩,,還望大人海涵,這平金還是大人說的算,我等都以大人馬首是瞻,對大人惟命是從。”

李木在一旁,暗自冷笑,沒想到少爺竟然給他來了這一手。真是妙極,原來還害怕少爺受了重創會得失心症,現在看來這一下挨得甚好。早知這樣少爺能開竅,真應該早點給他一棒子。

杜青山則是一臉茫然看著大汗淋漓的胡鶴,不過說了幾句話而已,他怎麼改了腸子,變的這般聽話。

唐曉宇眼中光芒一閃,爽朗一笑,說道:“胡巡檢言重了,胡巡檢是為民擔憂才會一時言辭不慎,何罪之有?本官是真心想將這糧倉之事交與胡巡檢……”

胡鶴抱拳謙恭道:“不敢,不敢,還請大人收回成命。和大人說句掏心窩子的話。我胡鶴不是有意對大人不敬,而是我真的為平金百姓著急啊!

這平金就是胡鶴的老家,胡鶴八歲父母早亡,留下胡鶴一人,無親無故。多虧鄰裏百姓可憐,才吃著百家飯,穿著百家衣長大。沒有父母的孩子飽含的苦處,胡鶴就不說了。

如今胡鶴得做平金巡檢一心想要造福鄉裏,可是三年蟲災,百姓辛辛苦苦收的那點糧食還不夠交賦稅,已是沒有活路。朝廷不但賦稅不減,還封城封了三個月。下了離城者死的嚴令,不離城,糧食、鹽巴所有生活所需都買不進來。坐吃山空,不就是等死嗎?

那些富商,名紳家中糧食生活所需充足,當然不怕。可是那些原本就沒有了糧食的百姓,苦哈哈的不就唯有死路一條。為求一線生機,土地賣了,房屋賣了,孩子賣了。有的孩子賣不出去,都已經易子而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