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儒賢王撐腰,那無賴五爺也算是有了主心骨,漲了脾氣。可是當著儒賢王的麵,又不好吆五喝六的,倒來了個哭天搶地。將大嘴叉子一撇,眼淚“啪嗒,啪嗒”的掉了下來,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的,拉著儒賢王的衣袖,指控李毅動手打他。
其他官員眼巴巴的看著,儒賢王也不好發作,笑得儒雅,看那五爺手臂上有抓痕,李毅卻完好無損的站在那。隻是和藹可親的笑了笑,說是不打不相識,讓李毅過來拜見一下五爺。從今往後這五爺也是禮部的官員,不久委任的旨意便會下來。
當著這麼多人的麵,李毅也不好撥了儒賢王的麵子,看他四十多歲,儀表堂堂,說話舉止透著貴氣,不像是那種心胸狹隘的小人。如果這五爺真的要來禮部,平時抬頭不見低頭見的。還是借著儒賢王調解的這次機會,和五爺和解,省得他沒事找事,總找自己麻煩。
李毅上前,來到五爺麵前,深施一禮道:“卑職有眼不識泰山得罪了五爺,還望五爺大人不計小人過,多多包涵!”
五爺得意的冷笑道:“包涵?哼,你上次打我的那個包,該怎麼算?隻要你也讓我給你一茶盞,這件事就算過去,不然爺怎麼還有臉在外麵混?”
“胡鬧!”儒賢王出聲怒喝道,“這是什麼地方,禮部衙門,怎麼能容你們在這胡鬧?身為朝廷命官拿著茶盞傷人,成何體統?”
李毅聽這話中有話,明著是訓斥五爺,實則是教訓自己。難怪這五爺為非作歹,有恃無恐,看來這所謂的儒賢王也是空有賢名,其實也是個護短的主。
五爺聽儒賢王這麼一說,不但沒有收斂,反而氣焰更盛,趁所有人沒有回過神,猛的出手,狠狠的給了李毅一巴掌,這一巴掌打的是又響,又重,打得李毅一個趔趄,差點坐倒在地,嘴角微甜,有股血腥氣,滲出一絲鮮血。
雲飛黑著臉,上前扶住李毅,氣得牙齒咬得咯咯作響。李毅抓住他的胳膊,微微用力,示意不讓他發作。
這突發的狀況,讓所有人一愣,儒賢王立刻出言訓斥,數落五爺的不是。說的再狠,不過也就是動動嘴皮子,那五爺表麵一副受教的樣子,卻低著頭看著李毅偷笑。其他官員自然要上前勸說,七嘴八舌的為那五爺說話,還為賢明的儒賢王大唱讚歌,說他德高望重,體恤下屬。
儒賢王謙恭的推脫,親自上前,給李毅賠不是。打一巴掌,給個紅棗。李毅要是不去三跪九叩的謝儒賢王的體恤之恩,反倒成了她不懂規矩。被人打了,還得下跪謝恩。李毅是一肚子的氣,卻隻能憋著。腦袋裏最先想到的就是孫之陽,他說過會保護自己,讓自己過的快樂,哪怕捅破了天,他也能給補上。可是她根本不敢那麼做,現在她終於體會到官場不是那麼好混的,不知道孫之陽身為一品督察使,是怎麼在這官場中立住腳的。一定也過的很不容易,她怎麼能再去給他惹麻煩。
儒賢王笑得隨和,眼底卻藏著一絲陰險,虛攙李毅,安撫幾句。立刻得到其他官員的吹捧,估計明天整個北京城都會傳開。
儒賢王,儒雅、賢明、禮賢下士。
儒賢王,德高望重,恩澤屬下。
儒賢王,大人不計小人過,赦免了一個大膽妄為,出手重傷他的屬下。
儒賢王,不但饒了那個居心叵測的屬下,還教其向善,將那壞人感化的,痛哭流涕。
……
李毅聽著其他官員溜須拍馬的說辭,已經猜到明天街頭巷尾會出現的版本。不管是哪個版本,說的如何不切實際。最終自己都成了一個反一號,成了男主角表現其寬宏大量的配角。眾口鑠金,積毀銷骨,群眾的眼睛再雪亮,也避免不了受輿論的誤導和蠱惑。
趁著所有人給儒賢王大唱讚歌,李毅從衣袖中掏出一塊手帕,拭去嘴角的血痕。無意間將夫人贈給的香囊,帶了出來,不慎掉在地上。
李毅趕快彎腰去撿,莫名覺得好像有雙陰險的眼睛正在盯著自己。那眼睛如鷹般犀利,盯得她不禁寒毛直立,起了一身雞皮。
她迎上那眼神,剛才還笑得可親的儒賢王,兩隻眼睛直勾勾的盯著她手中的香囊,竟顯出一絲殺意。很明顯他認得這個東西,而且還帶著一種驚慌和恐懼。他臉色陰晴不定,嘴角帶著一絲冷笑,來到李毅麵前,李毅可以清楚的聽到,他手指節握得太緊,發出的輕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