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機巧的仁孝(1 / 2)

為長孫皇後修造佛龕祈福,李世民幾乎想都沒想便欣然應允了。

因為攀附太上老君李耳為先祖的緣故,李唐皇室崇信道家。但在為長孫皇後祈福一事上,李唐皇室明顯更多求助於佛家。

蓋因早年在晉陽時,長孫氏臥病,李世民親自到石壁寺禮謁禪師,並解眾寶名珍,為妻子供養啟願,長孫氏恰好得以痊愈。

貞觀十年,長孫皇後身染沉屙,拒絕了太子李承乾大赦天下為她祈福的提議。李世民隨即下詔,修繕天下名勝古寺三百九十二座為皇後祈福,祈求佛家福祉能夠保佑愛妻,可惜天不遂人願。

而今,長孫皇後崩逝已近一年,但李世民心中仍舊多有懷念和悲痛。聽到兒子發願修佛龕為愛妻祈福的提議,他樂見其成,欣然同意。

他希望愛妻在天之靈能夠安康,早登極樂。正如兒子所言,佛龕也會自己和兒女們思念的寄托。

自北魏以來,伊闕龍門開鑿的石窟,修造的佛像不少。大唐的國力比魏、隋強盛,龍門山壁之上也應當開鑿石窟,為大唐的皇後修築佛龕祈福。

良久,李世民輕聲道:“青雀,明日便去伊闕選吉地吧,你來主持修造佛龕,這是對你母後的一片孝心,務必用心。”

“是,兒臣定當盡心竭力,造好佛龕,為母後祈福。”李泰欣然應允,低頭的一瞬間,嘴角浮起一絲得意的笑容。

李泰沒有耽擱,次日一早便在鄖國公張亮的陪同下去了伊闕,在伊水河畔的龍門山上遴選吉地。

一番探查之後,李泰選定了賓陽洞,這處北魏時已經有所開鑿,但後來廢棄的洞窟。

此處地址風水不錯是一方麵,更為重要的是洞窟曾經開鑿過,有一定基礎。接著繼續施工,修造佛龕的進度相對比較快,能夠節省不少時間。

發願修造佛龕,是為母後盡孝心,更是為在父皇麵前為母後盡孝,從而落得“仁孝”之名。

自古以來,仁孝都是皇子必備的優點。隻要有仁孝美名,哪怕能力上稍有不足,或是其他的瑕疵,也很容易被掩蓋,很包容。

尤其是太平盛世,“仁孝”更是除嫡庶長幼外,選定儲君,繼承人的最重要因素。自己已然有嫡次子這個還算優勢的身份,文學館和《括地誌》將會是能力體現,而今最需要便是仁愛孝順。

李泰很清楚父皇對母後的深情,嫡出的皇子女受寵優待,不是因為嫡出高貴,而是因為他們的母親姓長孫。

不過這種優勢之前主要體現在年幼的弟妹身上,比如皇帝親自鞠養晉王李治和晉陽公主,年長的李泰並未享受太多。

但李泰是個聰明人,凡事懂得自己爭取,是以一進洛陽城,便搬出了母後托夢這個看似爛大街由頭。

李世民偏偏就信了,他相信胖兒子至誠至孝,真心誠懇。是以李泰提出發願修佛龕,為亡母祈福,便順理成章,深得君父之心。

隻是今日龍顏大悅還遠遠不夠,這座彰顯魏王仁孝的佛龕必須發揮其最大價值,而且要早日兌現。

石壁修造佛龕,耗時日久,若是完全新建,天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完工。父皇鬢角白發已生,風疾常有發作,萬一有個什麼不測……

如果晚了,佛龕完工還有什麼意義?

所以賓陽洞前朝已經開鑿過的舊址是個好選擇,不過三五年便能完工,落成之日……嘿嘿!

反正此處本就風水上佳,再加上點別的說辭,比如母後生前多倡節儉,舊址新用可節省花費,節省民力雲雲。

李泰料定,父皇肯定會同意,甚至多有嘉許……

……

不過兩三日時間,身在洛陽宮的謝逸便聽到消息。

魏王李泰發願在伊闕龍門賓陽洞修造佛龕,為去歲過世的長孫文德皇後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