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皇仁德,皇恩浩蕩,臣替洛州百姓謝陛下隆恩。”張亮當即跪伏在地,痛哭流涕,感恩戴德。感激李世民幫他解決了一個很大的麻煩,同時不忘拍上一記馬屁。
“秋雨不斷,水患肆虐,雖然嚴峻,卻總能應付過去。天災不可怕,朕擔心的是人禍,人言可畏啊!”李世民若有所指地輕歎一聲,輕聲道:“玄齡,你密切注意此事。”
房玄齡心知肚明,當即應允,然後簇擁著皇家移駕,離開積水尺許的洛陽宮。
帝王,皇子女,公卿大臣當然不會有涉水而行的苦惱,皆有侍衛抬著軟轎,踩在沒膝深的冷水中,送上馬車或舟船,護送離開洛陽宮,前去城外高處的明德宮。
謝家也在搬遷的人群中,也不知是侍衛疏忽,還是看不起一介縣子,給準備了馬車,卻沒有軟轎,哪怕是一塊可做替代的木板都沒有。
一眾侍衛隻是搬走了那幾口未收獲的大缸,沒多理會旁的,謝家人不得不麵對涉水出門,再乘馬車的窘境。
雖說雨水寒涼,短時間涉水倒也不打緊,謝逸本人沒什麼問題,麻煩的是嫂子杜氏和妹妹小蠻。
或背或抱,隻有這兩個途徑。
謝逸無奈,隻好將妹妹小蠻背在背上,用軟布係牢靠,然後彎腰欲將嫂子抱起,涉水出門。
杜氏下意識推辭道:“三郎,這樣不好……我自己走出去吧!”
“雨水冰涼,且尺許之深,你受不住,事急從權,莫要遲疑。”
“可是……”
“可是什麼?”謝逸笑道:“總不能讓那些侍衛來背你吧?讓旁人占你便宜,我可不願意。”
說罷,不理會杜氏的反應,彎腰來個公主抱,將嫂子杜氏抱在懷中。
雖說此情此景已經不少,但被他強有力的臂膀抱著,緊挨著他的身體,加上聽到他的那些“渾話”,杜氏還是會有羞澀,會有些難為情。
坐上馬車,謝逸擦拭涉水的腿腳,換上幹淨的鞋襪,乘坐馬車緩緩而行。因車廂裏放置了些許行裝,是以空間狹小,小蠻坐在杜氏懷裏,而杜氏則緊緊依偎著謝逸。
其實如果想要避開,還是有空間的,但杜氏沒有,或者說她忘記了。而是緊靠謝逸堅實的胸膛,隻覺得很舒服,很愜意,還很享受,直到出城後許久,杜氏才回過神來,發現這個“尷尬”的事實。
他越來越難以抗拒,杜氏越發擔心,萬一哪天自己心軟,失了分寸,陷於柔情……一念之差,會不會鑄成大錯?
……
明德宮在洛陽城外,屬於皇家行宮,地勢較高,無水患之憂,亦相對幹燥。
李世民帶著兒孫,以及陪同東巡的重臣們搬至此間。當晚,又一場暴雨襲擊了洛陽城,加上山洪暴發,洛水暴漲,溢入洛陽宮。積水最深處達四尺有餘,皇宮左掖門毀於水中,宮室共計十九所或毀或損。
洛水沿岸的六百戶房舍,盡數毀於洪水,流離失所的百姓比比皆是。
後怕慶幸的同時,李世民立即下旨,將飛山宮之玄圃院,分給遭水之家,賜布帛糧食救災。
隨後又頒布詔書,免除洛州今秋賦稅徭役,災後發放米糧救助受災人戶。總之,一副皇家、官府與百姓共渡難關的姿態,暫時緩解受災百姓的驚慌與怨懟情緒。
隻是如此還不夠,李世民隨後又下旨,詔以災命百官上封事,極言得失。即讓百官就水災問題上書言事,盡量指出得失。
得失?
誰的得失?朝廷的,官府的,還是你李二陛下的?
謝逸得知後不由苦笑,李世民這算是自找苦吃?還是說…有意借此事下一盤大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