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一章 推恩令(3 / 3)

對吐穀渾而言,他們大概是想要以此來借助西突厥的力量,來牽製的吐蕃,從而給自己爭取生存空間。

除了吐穀渾,西突厥要拉攏的對象自然是薛延陀。

從各方麵來看,薛延陀都比吐穀渾更有價值,更有實力。薛延陀而今的兵馬與昔日的頡利可汗不相上下,他們距離大唐更近,開始作戰後不想吐穀渾那樣有後顧之憂,可有全心全意南下進攻。

對大唐造成的傷害和壓力也是最大了,西突厥可汗相信,夷男絕對能把戰火燒起在東邊草原。

所以,夷男壽辰這樣的好機會怎麼會放過?西突厥必然會被人前來出使,加以最後的慫恿,並且商討具體策略。

李道宗道:“西突厥可汗派出了他的親弟弟努失畢部小可汗胡祿為使臣,出使薛延陀,你們到時候可能會正麵交鋒。一切當需小心。”

“有胡祿的資料嗎?”

“有一些,但很簡略,畢竟西突厥距離長安遙遠,且剛剛發生過動亂,胡祿算是新崛起的新貴,以往籍籍無名,所以了解不多。”

“好吧,那就等到了真珠可汗汗帳再見識見識吧!”不能做到知己知彼,那就隻能隨機應變了。

“嗯!”李道宗道:“你們務必要小心,不管怎麼說胡祿身份尊貴,西突厥能讓他出使,便表明對此重視程度非同一般,達成意向的可能很大。”

謝逸不禁心中暗歎,使臣的身份確實比較重要,但也要分場合和情況。如果真是為了與西突厥比肩,甚至超越之,最好是派一位親王出使。

李世民能舍得自己的親兒子,親兄弟冒險出使?可能嗎?

更何況,身份隻是一個重視程度的象征,對薛延陀的影響成分不大。真正影響夷男做出決斷的還是利弊權衡。

大唐給不了他太多利益,如果威懾再不夠的話,便隻能想辦法糊弄和“恫嚇”了。

要怎麼做呢?

“王爺,就沒有點好消息嗎?”謝逸笑道:“如果完全是王爺所說的情形,下官還真有點畏縮啊!”

“使臣代表大唐,謝學士可不能有損大唐國體尊嚴。”李道宗悠悠道:“至於好消息,倒也不是沒有。”

謝逸忙問道:“哦,什麼好消息,王爺快快說說看,也好讓下官壓壓驚,平複一下心情。”

李道宗沉吟道:“這個……從長安傳來消息,夷男有兩個兒子大度設和突利失不和,這事使團或許可以做做文章。”

“呃……這也算好消息?”

李道宗一本正經道:“對啊,有了這個消息,至少有利於使團行事嘛,自然是好消息嘍。”

“好吧!”滿頭大汗的謝逸表示無奈,隻得接受這個“殘酷”的事實。

李道宗期許鼓勵道:“嗯,好好想想,到時候或許用得上。”

謝逸不甘心,問道:“王爺,長安那邊傳訊時,就沒說點其他的?就沒點建議什麼的?”

“建議?應該算有吧,房玄齡讓你好生利用薛延陀兩位王子的矛盾,最好是挑起其內鬥。”李道宗的回答與沒說區別不大。

謝逸沉吟道:“對王子而言,最大的矛盾便是王位了,隻是夷男正當盛年,似乎不著急立即承認,不過……”

“不過什麼?”李道宗頓時頗饒有興趣。

“如果想要他們的矛盾現在就爆發,那就得將立下儲之事提前鬧大,不若由我們大唐朝廷出麵,給夷男的兩個兒子加封。”

謝逸道:“比如都加封小可汗,將來便都有繼承大可汗位置的資曆,而今內鬥便會開始加劇,甚至與夷男生出矛盾來。”

李道宗是明白人,當即了然於心。自古國無二君,薛延陀要是有兩三個可汗,那可就熱鬧了。

狄知遜讚許道:“倒是個好主意,不過得三省,甚至是陛下應允支持,也得有個合適的由頭。”

謝逸笑道:“由頭好不簡單,當年漢武帝不是已經幹過了嘛!”

李道宗和狄知遜對望一眼,異口同聲道:“推恩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