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湖畔的一把火,昭示著齊州徹底變了天。
謀殺一州刺史,這是赤果果地對大唐政權的衝擊和冒犯,罪不可恕。行刺朝廷欽差,這是對皇帝尊嚴的無情踐踏,同樣罪無可恕。
動手的是不是齊王李佑已經不重要,反正這些罪名已經全部算在他身上,反正他派人追殺權萬紀,便是這個目的。
事已至此,還有否認的必要嗎?索性全部承擔下來,就此機會直接揭竿而起,宣布起兵。
這下子,完全坐實了,謝逸便有可以放心大膽地組織平潘事宜了。
不過很可惜,出師不利,他派出人馬前去救援權萬紀和刑部尚書劉德威,可惜去晚了一步,這兩位已經死在了燕弘亮的箭下。
殺了長史和當朝刑部尚書,這份膽量和態度也真夠決絕,過去真沒看出來李佑竟然有這樣的膽略。真不知道是初生牛犢不怕虎,不知天高地厚,還是真的膽大妄為,異想天開?
謝逸更為好奇的是身在長安的李世民是什麼心境?對他生出來的這個好兒子作何感想?
暴跳如雷的憎恨?還是痛心疾首的惋惜?再想想對待齊州的策略和心態,李世民會不會為自己的自負而悔恨呢?
可能至始至終,他都沒有想過李佑會造反吧,可現在,這個兒子確確實實豎起了反旗,和他這個父親勢不兩立。
一代天可汗此刻該是怎樣的心情呢?
謝逸心中一歎,思緒便完全回到眼下的形勢上來。李佑不僅僅是齊王,還是齊州大都督,從製度和名義上來講他掌控齊州、青州、淄州和萊州等地的軍政大權,如果他現在拋出一個名義,然後以齊州大都督的名義調動這些地方的兵馬,完全是有可能的。
若是這些州縣的官員不明所以聽從了號令,或者因為投機或者被迫的原因參與進叛亂,結果都會很糟糕。
所以現在必須要和李佑比速度,讓徐孝德前去附近的州縣傳達聖旨,以便宜行事的職權將齊州附近州縣的兵力聚攏到自己麾下,然後從容平叛。
當然了,現在特別需要小心的是齊州城裏的那些人,無論是陰弘智還是王君度都很危險,說不定他們現在已經合二為一,勾結在一起狼狽為奸了。
大明湖畔的那把大火不能說明什麼,他們不會因此而放棄追殺,隻需要在火場的灰燼裏找找燒焦屍體的數量便能確定的事實。所以謝逸自始至終沒有想要騙過殺手的僥幸想法,不出意外,刺殺還會繼續,接下來就需要自己小心了。
尤其是徐慧在身邊的時候,真有幾分亂世佳人的感覺。
……
果然,齊州城裏,王君度有些遺憾。
本來對謝逸的行刺他們準備的十分周到,專門從四處抽調而來上百名最優秀的刺客,埋伏在大明湖畔,準備在謝逸出門的時候發動襲擊。
但是這一切都因為陰弘智突然對徐孝德下手而改變,更為可笑的是襲擊的還是假刺史,事出倉皇,一下子驚動了謝逸。
王君度自知如果在等下去謝逸必定會察覺,繼而有所防備,所以立即發動進攻。在外行刺和進攻宅邸的性質、難度和成功可能性完全不同。